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農業新聞

江西創新體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市場信息網  2018-04-18 11:28:54
 今年是“農業質量年”,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近日,江西省出臺《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讓江西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奮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A、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穩定在2100萬噸以上

  江西提出,全面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農業發展格局。

  農業生態環境將更加優化。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農膜回收率達到80%。全省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濕地面積不低于1365萬畝,基本農田林網控制率達到95%,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86.5%。

  資源利用將更加節約高效。到2020年,嚴守4391萬畝耕地紅線,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建設高標準農田達2825萬畝,全省耕地質量平均比2015年提高0.5個等級,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1以上。

  綠色供給能力將明顯提升。到2020年,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2100萬噸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持續穩定在98%以上,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特色優勢農產品比重明顯提升,品牌農產品占比明顯提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加快發展。

  B、2020年1600家企業農產品可追溯

  江西省提出,健全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機制。圍繞穩糧、優供、增效目標,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集中力量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0年,全省新增高標準農田1158萬畝。

  到2020年,全面完成江西省2800萬畝水稻生產功能區和700萬畝油菜籽生產保護區(含水稻和油菜籽復種區600萬畝)的劃定任務,做到全部建檔立卡、上圖入庫,實現信息化和精準化管理。

  堅持生產優先、兼顧生態、種養結合的原則,將全省劃分為重點發展區、適度發展區和保護發展區。在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綜合產能的同時,保護好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

  實施加快農業結構調整行動計劃。大力實施優質稻、蔬菜、果業、茶業、水產、草食畜、中藥材、油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等九大產業發展工程。到2020年,培育產值超1000億元的產業6個(稻米、蔬菜、果業、畜牧業、水產、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超100億元的產業3個(茶葉、中藥材、油茶)。

  建立質量追溯平臺,健全質量保障制度,力爭2020年全省可追溯農產品企業達1600家以上。引導各地創建一批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區)、示范場(企業、合作社)。推動“菜籃子”大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現代農業示范區整建制按標生產,力爭2020年全省綠色有機種養面積達2000萬畝,創建省級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縣50個。

  C、實現環境監測點縣級全覆蓋

  江西省提出,建立農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機制。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有機養分替代、新型肥料推廣應用力度。

  完善秸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等資源化利用制度。堅持疏堵結合、以用促禁,形成適合各地秸稈資源化利用的技術路線和管理制度,建立秸稈禁燒機制。加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到2020年每個畜禽生產縣(市、區)至少建成1個無害化集中處理場。

  強化耕地、草地、漁業水域、濕地等用途管控,嚴控圍湖造田、濫墾濫占草地等不合理開發建設活動對資源環境的破壞。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政策措施。大力開展領導干部生態資源環境離任審計制度,進一步強化領導干部對農業資源環境的管控責任。

  探索建立江西農業生態環境質量預警機制,以主導產業和耕地為重點,進一步細化環境監測覆蓋區域,實現監測點縣級全覆蓋。

  D、創建200個現代農業綜合體

  加強重點農業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區(點)建設與管護。加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開發工作。

  堅持禁漁期制度,逐步在“五河”干流推行禁漁期制度,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實施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程,加快水生生物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加大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力度,每年放流魚苗2億尾以上。開展珍稀水生野生動物馴養與利用許可專項檢查執法,健全馴養與利用臺賬和數據庫。探索江豚保護機制,開展鄱陽湖江豚監測,提升長江江豚救護和保護能力。因地制宜實施河湖水系自然連通,確定河道砂石禁采區、禁采期。

  江西省提出,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四區四型”(四區:生態種養區、精深加工區、商貿物流區和綜合服務區,四型:綠色生態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為一體的發展模式,打造要素集中、產業集聚、發展持續、環境美好的現代農業綜合體,滿足城市居民對生態旅游和鄉村體驗的消費需求,力爭2020年全省創建200個現代農業綜合體。

  E、培養2000名新型農業技術人才

  保障措施方面,江西省提出,完善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政策支持體系。落實農業“三項補貼”改革,積極創新補貼方式方法,大力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聯動統籌財政支持資金,構建農業結構調整九大產業穩定投入機制。

  構建支撐農業綠色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大力推廣水稻優質高產主推品種和糧油綠色高效主推技術,著力打造一批主要農作物高產創建示范田、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園。

  圍繞農業綠色發展,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每年規范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萬人。創新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養工作,到2020年培養2000名左右扎根農村、獻身農業、服務農民的新型農業技術人才。健全生態管護員制度,在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因地制宜增加護林員、草管員等公益崗位。

  實施農業綠色發展全民行動。大力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工藝技術和設備應用,引領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主動開展技術改造,改善經營管理,推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農藥和物理防治、秸稈綜合利用、農膜和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水生生物保護,以及投入品綠色生產、種養結合、加工流通綠色循環、營銷包裝低耗低碳等。

  江西省將建立考核獎懲制度,將農業綠色發展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范圍和領導干部生態資源環境離任審計重要內容。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春光好 無人機忙

春光好 無人機忙

眼下,各地農民搶抓農時開展春耕作業,田野上到處可見繁忙勞作的身影。圖為4月17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香山村,工作人員操作無人植保飛..

2018-04-18 11:00:31

農業農村部:一季度我國農產品市場總體穩定

農業農村部:一季度我國農產品市場總體穩定

4月17日上午,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介紹2018年第一季度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并回..

2018-04-18 10:18:00

貴州:交通巨變引領致富路

貴州:交通巨變引領致富路

原標題:貴州:交通巨變引領致富路貴州省黔西縣六廣河大橋沿途的村民正在采摘新鮮的豌豆,之后這些農作物將通過當地的各級公路送往全國..

2018-04-18 07:57:59

永定:鄉村旅游好風景 脫貧致富好光景

永定:鄉村旅游好風景 脫貧致富好光景

富川一甲土樓休閑度假村一角賴秋玲攝2017年以來,永定區文旅產業強勢發力,全區旅游人數達到759萬人次、同比增長24%,實現旅游總收入74..

2018-04-18 07:57:30

大田縣農業局召開2018年山垅田復墾改造項目擴初設計

大田縣農業局召開2018年山垅田復墾改造項目擴初設計

4月8日,大田縣農業局組織專家召開大田縣山垅田復墾改造項目擴初設計評審會,參加會議的有項目所在鄉(鎮)農技站、項目業主、評審專家..

2018-04-17 1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