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保險板塊筑底期,中國再保險(1508.HK)以穩求勝

    來源: 格隆匯  2022-04-11 09:41:23

3月21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同意以116億美元收購保險公司 Alleghany。回想起,巴菲特在今年的致股東信中,還表示目前沒有什么令其“興奮”的機會,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巴菲特顯然已經不這么想了。雖然116億美元對伯克希爾的千億美元級別的現金儲備來說可能只是“小意思”,但這筆交易卻是其自2016年以來的最大一次收購。

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巴菲特對于保險的鐘愛已經跨越了半個多世紀,他本人更是將保險視為“永不過時的現金奶牛”。保險公司的商業本質在于通過精細化風險管理并從保險業務中獲取源源不斷的現金流,用于投資、收購、擴張。這也是保險行業能夠出現一些歷經百年洗禮而不倒的行業標桿的底層邏輯。

更重要的是,巴菲特選擇買入保險公司的時點也是極為精準。今年3月,美聯儲宣布了自2018年12月以來的第一次加息,幅度為25個基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也跟隨上調25個BP。鮑威爾更表示“美國經濟非常強勁,已做好應對緊縮貨幣政策的準備”,一時間“鷹”聲嘹亮,不少人專業人士認為今年至少要加息7次。這也不難理解,美國在疫情期間放了一波史無前例的大水,導致了美聯儲難以忍受的高通脹,疊加地緣政治緊張的環境,全球進入了新一輪的加息周期。

而這恰恰有助于保險公司利潤提升,進而修復保險板塊整體的估值,可以看到,近段時間不少港股的保險公司股價都有所回暖。恰好當下正是各上市公司年報出爐的時候,估值修復的環境疊加穩中向好的業績,正是當下市場最需要的催化劑。3月28日晚上,中再集團披露了其2021年年度業績公告,透過這份成績單,我們可以進一步觀察中再集團的投資邏輯是否有所變化。

一、行業轉型承壓更顯再保龍頭韌性

2021年,中再集團實現總保費收入1627.32億元,同比增長0.7%;歸母凈利潤63.63億元,同比增長11.4%。

在保險行業目前仍然處于轉型陣痛期的背景下,這一成績殊為不易。據銀保監會披露,2021年保險業共計實現原保費收入4.49萬億元,比2020年的4.53萬億元降低了0.79%。

正如筆者在以前文章中所論述的那樣,保險業目前所經歷的轉型陣痛是由于過往的粗放式人力發展帶來的沉疴,行業發展初期的快速增長掩蓋了這些問題,但問題逐漸積累并在宏觀經濟承壓的背景下集中爆發。

好在頭部直保公司轉型曙光已經出現,以平安為例,人均首年保費大幅提升22%,績優隊伍規模穩定,鉆石隊伍的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費更達到整體隊伍的4-6倍。頭部直保公司轉型成效顯現利好再保業務后續向上發展。更重要的是,受益于財險從車險轉向非車險、壽險從儲蓄型業務向保障型業務轉型的大趨勢,保險分出率在提升,再保業務的韌性得以凸顯,這也是中再能夠逆勢取得增長的重要支撐。

(數據來源:銀保監會網站、公司年報)

(數據來源:銀保監會網站、公司年報)

順沿直保行業業務轉型邏輯推演下去,再保業務同樣也要進行轉型迭代,這一點也反映在中再的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上。

境內財產再保險業務方面,中再的非農非車險同比增長20.1%,非車險業務占比達到76.9%,同比增長6.3個百分點。新興業務更為亮眼,分保費收入實現20.96億元,同比增長29.6%。以IDI、巨災險、工程履約保證保險等為代表的新興業務與國家戰略發展緊密契合,發展空間巨大,并且此類新興業務能夠使中再充分發揮技術、數據、平臺優勢,利潤貢獻率較高,是增量承保利潤的重要來源。

業務結構的優化也體現在人身再保險方面,如境內保障型業務占比達到37.6%,同比增加了6.5個百分點。保障型業務不僅是行業發展的方向,也是中再的優勢所在。以健康險為例,面向行業未來的“保險+醫療+健康管理”的發展路徑,保險公司在數據、技術、產業資源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具備優勢才更大概率脫穎而出,而中再作為再保龍頭,擁有著超過2億的數據樣本,且是新重疾發生率表修改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其在業內的中立身份也更利于打通產業關系,強化醫療健康機構與保險業的合作。

二、風險管理能力+全球布局打開成長空間

在這場行業轉型的大考中,中再集團表現出了行業龍頭的韌性,除了得益于其針對本土業務結構的調整外,強大的風險管理能力和全球布局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保險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風險管理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了公司能否穿越周期,而中再集團在七十余年不間斷經營過程中,經歷了中國再保險行業的從無到有、從法定分保走向市場化競爭,始終占據國內再保行業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若簡單以十年為一個周期,七次成功穿越周期的經驗足以驗證其風險管理能力得到了持續強化。

這一點也得到了評級機構高度評價,據悉,中再連續5年獲標普全球財務實力評級為A,評級展望穩定;且連續12年獲貝氏財務實力評級為A,評級展望穩定。數據上也直觀體現了這一點,2021年集團合并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209%,中再產險、中再壽險、大地保險等各分部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達到214%、215%、369%,均超過了200%。

順沿著風險管理的思路推演下去,全球化布局恰恰是利用不同市場間周期的錯位達到分散風險目的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國內保險市場轉型承壓的背景下,全球化戰略有助于平滑業績波動,為業務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價值增長創造新貢獻。

財產再保險方面,境外總保費收入168.24億元,同比增長12.0%,高于集團整體財產再保險的增速。值得一提的是,橋社業務總保費收入133.37億元,同比大增20.7%。另外,當期中再境外財產再保險業務綜合成本率為97.32%,同比下降了11.4個百分點。人身再保險方面,境外業務占比同比提升了2.7個百分點,達到了20.1%。總的來說,中再的國際布局日趨完善。

隨著全球化戰略的逐步推進,中再的國際地位也得到了同步提升,全球再保險排名由七進六,并躋身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和2021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

三、數字經濟時代下中再集團的科技賦能

若要歸因中再集團實現這些成績的底層支撐可以有很多,但科技賦能一定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大因素,尤其在數字經濟被擺在了新的高度,這一點尤為明顯。

今年1月,《“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10%,這一定調確立了以數據要素為主的新一輪產業轉型的方向和力度,對于重新構建各行各業的經濟結構和要素資源產生了深遠影響。

對于保險業來說,產品模型的構建、客戶需求的分析、供需雙方的匹配等等問題都需要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等數字技術來完善解決方案。對此,中再提出“數字中再2.0”正是順應了這一趨勢。

相對于1.0階段,數字中再2.0更加強調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要素,聚集相關產業資源來打造平臺驅動各類數據的融合,進而實現生態內的良性循環。一系列的業務成果也表明了數字中再戰略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中再集團旗下擁有國內唯一專注巨災風險管理的保險科技公司,并成功研發了中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震巨災模型和臺風巨災模型,擺脫了以前需要依賴外國巨災模型的狀況。2021年中再還成功迭代出了中國地震巨災模型3.5,成為我國保險業唯一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成就展的科研項目,同時也在不斷探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臺風巨災模型和洪水巨災模型,實現了零的突破,比如2021年順利發布了中國臺風巨災模型2.0商業版,填補了國內空白。

當前極端氣候變化引發的巨災事件日益頻發,從全球范圍看,巨災是再保險的主要業務之一。中再巨災模型的研發和迭代,極大提升了我國對于巨災風險的災前預判和災后評估水平,有助于精準合理定價以及提前進行資源調度,對防災減損帶來積極貢獻。而且,中再集團作為國內巨災再保險的主要渠道,深度參與16個省市地區巨災試點,在八成以上項目中擔任首席或唯一再保人,同時成功發行香港市場首支巨災債券,將國內巨災風險合理分散到全球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不斷創新巨災風險管理手段,在完善我國巨災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中獲益。

四、結語

回到當下的資本市場,美聯儲收水、成長股估值回調、市場主線不清已是明牌,那些低估值、高股息的價值龍頭的配置價值得以凸顯。當前中再集團PB僅為0.3,股息率達到7.60%,在整個港股市場并不多見,結合上文所述中再集團擁有比直保公司更大的價值成長空間,但估值水平顯然沒能得到與之匹配的地位。

保險板塊目前承受轉型壓力的現狀是其估值承壓的主要原因,但從頭部直保公司的邊際變化已經可以看出曙光已現,受益于居民財富持續增長、保險滲透率提升的長期邏輯,保險業正在進入“慢牛”期,而這其中擁有更強增長動能以及更好競爭格局的中再集團,有更大概率享受最大的阿爾法。

標簽: 保險板塊筑底期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保險板塊筑底期,中國再保險(1508.HK)以穩求勝

保險業正在進入“慢牛”期,而這其中擁有更強增長動能以及更好競爭格局的中再集團,有更大概率享受最大的阿爾法。

2022-04-11 09:41:23

港股化肥股走強,中海石油化學漲超5%

化肥股走強,中海石油化學漲超5%。

2022-04-11 09:58:52

農業股走強,3月全球食品價格創新高

3月全球食品價格創新高

2022-04-11 09:48:38

吉比特去年“修仙大成”,拿出11億豪氣分紅

去年爆款修仙手游《一念逍遙》上線

2022-04-08 22:58:30

巴菲特撿煙蒂,這回怎么就挑中了惠普?

是股神反“常識”還是普通人認知太低

2022-04-08 22:54:14

最近更新

保險板塊筑底期,中國再保險(1508.HK)以穩求勝

保險業正在進入“慢牛”期,而這其中擁有更強增長動能以及更好競爭格局的中再集團,有更大概率享受最大的阿爾法。

2022-04-11 09:41:23

港股化肥股走強,中海石油化學漲超5%

化肥股走強,中海石油化學漲超5%。

2022-04-11 09:58:52

農業股走強,3月全球食品價格創新高

3月全球食品價格創新高

2022-04-11 09:48:38

兩市主要指數低開 滬指跌0.37%報3239點

兩市主要指數低開 滬指跌0.37%報3239點

兩市主要指數低開,滬指跌0 37%報3239點,深成指跌0 69%報11876點,創業板指跌1 3%報2536點。行業板塊普遍下跌,地產、鋰電池、特斯拉、數

2022-04-11 10:02:52

美團-W(3690.HK)低開4.09%報150.1港元 最新市值9279億港元

美團-W(3690.HK)低開4.09%報150.1港元 最新市值9279億港元

美團-W(3690 HK)低開4 09%報150 1港元,最新市值9279億港元。消息面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10日發布,

2022-04-11 10:01:41

心通醫療-B(2160.HK)高開4.17%報3港元 總市值72億港元

心通醫療-B(2160.HK)高開4.17%報3港元 總市值72億港元

心通醫療-B(2160 HK)高開4 17%,報3港元,總市值72億港元。該公司昨日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已獲公司控股股東微創醫療科學有...

2022-04-11 09:59:23

港股主要指數低開 恒指跌0.84%

港股主要指數低開 恒指跌0.84%

港股主要指數低開,恒指跌0 84%,國指跌0 93%,恒生科技指數跌1 29%。盤面上,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美團跌5 4%,百度跌4%...

2022-04-11 09:57:20

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 花旗集團將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

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 花旗集團將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

花旗集團(C US)將于4月14日美股盤前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市場預期花旗Q1營收為182 9億美元,每股收益為1 65 美元。相...

2022-04-11 09:50:50

機構的心水基金有哪些?跟著年報去投資

中國基金報記者方麗資本市場上,機構投資者往往在基金投資上擁有更為敏銳的嗅覺、更精準的判斷,也更了解基金經理核心價值所...

2022-04-11 09:37:59

換手率降至2.41倍 主動權益基金持股周期拉長

中國基金報記者方麗能反映基金管理人的持股周期的 "換手率 "較為受到市場關注。2021年,A股市場演繹極端結構性行情,基金管...

2022-04-11 09:38:55

基金“偏愛值”曝光!這些基金獲自家員工力挺,有豪賺千萬也有巨額虧損!誰最受歡迎?

作者:吳琦基金公司員工買了自家哪些基金產品?基金公司員工往往更了解自家公司基金產品,員工持有自家公司旗下基金產品,代...

2022-04-11 09:29:11

逾800只產品“解除警報” 頭部私募謹慎樂觀均衡配置

隨著A股市場企穩,私募被迫減倉或清盤的壓力逐步減小。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和3月底相比,目前有800多只私募基金產品凈值升至...

2022-04-11 09:30:15

2022年3月全國CPI同比上漲1.5% 食品價格下降1.5%

2022年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 5%環比持平2022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 5%。其中,城市上漲1 6%,農村上漲...

2022-04-11 09:44:06

2022年3月全國PPI同比上漲8.3% 漲幅繼續回落

2022年3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8 3%環比上漲1 1%2022年3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8 3%,環比上漲1 1...

2022-04-11 09:42:36

快訊|國家統計局:3月CPI環比持平 PPI環比上漲1.1%

財經網訊4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3月CPI、PPI數據。3月份,受國內多點散發疫情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CPI環比持...

2022-04-11 09:27:06

統計局解讀:2022年3月CPI同比漲幅擴大 PPI同比漲幅繼續回落

2022年3月份CPI同比漲幅擴大 PPI同比漲幅繼續回落——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2022年3月份CPI和PPI數據國家統...

2022-04-11 09:38:37

美股盤前前瞻:摩根大通將公布第一季度財報

美股盤前前瞻:摩根大通將公布第一季度財報

摩根大通(JPM US)將于4月14日美股盤前公布第一季度財報。華爾街預期摩根大通Q1每股收益為2 69美元,預期營收為310 8億美元...

2022-04-11 09:48:29

順豐同城上市以來首份業績“放榜”  年內營收81.74億元

順豐同城上市以來首份業績“放榜” 年內營收81.74億元

3月30日,國內第三方實時配送行業的龍頭順豐同城(09699)上市以來首份業績放榜:年內公司取得收入81 74億元(單位:人民幣,下...

2022-04-11 09:44:57

營收87.8億美元!達美航空將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

營收87.8億美元!達美航空將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

達美航空(DAL US)將于美東時間4月13日(周三)美股盤前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財務業績。華爾街預計,該公司Q1營收為87 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39 1

2022-04-11 09:41:55

恒生指數開盤跌0.69% 騰訊控股跌2.99%

恒生指數開盤跌0.69% 騰訊控股跌2.99%

恒生指數開盤跌183 98點或0 84%,報21688 03點。國企指數漲0 93%,報7420 66點。紅籌指數跌0 69%,報4083 99點。大市盤前成交19 15億港元。

2022-04-11 09:39:03

國信證券:看好白電持續經營韌性 空調彈性居首、洗衣機次之

國信證券:看好白電持續經營韌性 空調彈性居首、洗衣機次之

國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白電板塊,在國內需求恢復、出口高增和原材料成本傳導背景下,看好白電持續的經營韌性,其中空調彈...

2022-04-11 09:35:58

凈值明顯回撤!百億級私募大佬道歉,減收管理費,暫停新發產品……

權威、深度、實用的財經資訊都在這里跌宕起伏的A股市場中,繼淡水泉、希瓦私募等百億級私募創始人道歉后,又一百億級私募大佬...

2022-04-11 08:56:35

印度NPCI發布澄清公告后Coinbase宣布暫停使用UPI支付方式

PANews4月11日消息,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周日在印度停止了對統一支付接口(UPI)的支持。Coinbase...

2022-04-11 09:08:32

71歲選擇重新創業,王石“挑戰”王石

我仍需要繼續攀登一座峰,就是每個人心中的那座峰——王石揮別萬科的時候,有人曾問過王石,卸任之后會干些什么?當時王石的...

2022-04-11 09:13:51

低風險新品又增多了,新基金市場再度“看齊”2018

發一個規模注定不大的權益產品“抄底”,還是募集一個更對當下胃口的固收產品?這個決策確實很難做。而在派出一批“明星”出...

2022-04-11 08:53:29

你的保單,年檢了嗎?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故事,有人買了重疾險,交了8年保費,不久前得了癌癥,去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被拒絕,原因是他去年忘記交保費造...

2022-04-11 09:13:47

英特爾回應 LGA1700 主板會掰彎第 12 代 Alder Lake CPU,稱“在預期之內,不會引起重大問題”

財經網科技4月10日訊,據IT之家消息,此前有報道稱,英特爾12代臺式機AlderLake-S處理器在放置在其SocketLGA1700主板中時會被...

2022-04-10 08:31:02

湘財證券:半導體代工行業投資機會分析

受篇幅限制,僅列舉部分資料

2022-04-10 08:06:11

2022年武漢征信查詢網點及地址

2022年武漢征信查詢網點及地址2022年,武漢市征信報告打印和查詢網點有了新變化,新增了多個查詢網點,部分銀行網點有些許變...

2022-04-10 07:57:12

拿不出50萬存款的家庭,真的是一個失敗的家庭嗎?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短視頻的爆發,在閑暇之余去網上沖浪時你會發現,年入百萬甚至千萬好像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一對比發現自己...

2022-04-10 07: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