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綜合

中農陽光:遙感氣象大數據為農業發展“保駕護航”

    來源: 新華網  2018-04-11 13:41:24

  在同一張衛星遙感圖上,通過調取不同的圖層,就可以輕易地辨別出一塊耕地是誰家包的、種的什么作物、災害損失情況如何……在中農陽光數據公司的遙感數據處理中心,技術人員只需輕點幾下鼠標,就可以對千里之外一個村子的農業生產情況了如指掌,就如同給土地拍“全息CT”。

  創造新技術

  “我們將跟農業生產有關的各種信息錄入數據庫進行大數據分析,不僅是為了隨時掌握農業生產的情況,更重要的是開發農業數據的各種應用。” 中農陽光數據公司董事長趙明介紹,大數據技術是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劑良方”。

  今年39歲的趙明研究生畢業后就從事農業保險工作,常年下農村、跑地頭的經歷讓他對農業有著獨到的理解,“現在農業還是沒有脫離‘看天吃飯’,農民們辛辛苦苦忙一年,最怕的就是遭災。”趙明說。“近些年我國大力推廣農業保險,為農業發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核災定損手段,保險理賠經常容易產生糾紛。”

  趙明說,農業保險傳統的定損方式是,農民受災后報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會派出保險員進行實地查勘定損,但由于土地面積太大,只能采取選點抽查的方式,再咨詢有關專家進行定損,所以很難精確地算出損失情況。沒有讓農民和保險公司都認可的可靠依據,保險理賠自然成了討價還價的交易,靠“拍腦門兒”決策。“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農民得不到保障,保險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農業現代化發展跑不快。”趙明說。

  構建新產業

  2016年趙明決定回到家鄉吉林創辦自己的企業,開發運用大數據技術服務農業、支持農業保險的方式。“通過國家國防科工局為我們提供的近40年的衛星遙感數據和氣象部門提供的近70年的氣象數據,我們開發出了多種應用技術,其中一項可以實現對農作物生長情況的回溯,為金融產品風險定價、費率厘定和農業生態資源普查等提供科學依據。”趙明說,“通過遙感大數據技術應用,我們既可以解決農業保險理賠產生的糾紛,又可以應用到生態恢復工作上,讓我們可以比對三十年前和現在的生態情況。積極探索運用大數據技術推動農村農業的普惠金融、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的發展。”

  回鄉創業不到兩年,趙明的企業就拿到了18個技術專利,業務做到了全國60多個縣,成為國內領先的遙感氣象大數據技術服務商。技術不足就邀請領域內知名專家,數據缺失就帶著員工們下農村實地調查,他們研發出的融合遙感3S、氣象、物聯網、人工智能的“天地眼”大數據應用技術,得到了國家國防科工局、清華大學、中國農科院的認可。“現在我們的大數據應用技術已經不限于農業保險領域,還可以應用到整個農業生產的過程和農業生態當中。”趙明說。

  據了解,目前發達國家的大規模農場都已有幾十年的大數據應用經驗。通過衛星遙感配合氣象數據,農場的管理者可以很方便地管理農機運作、調整種植結構、進行災害風險把控,即便有了災情,通過預先判斷和農業保險的支持,也能夠把損失降到最低,做到減產不減收。“數據是支持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的關鍵一環,但我們沒法照搬他們的經驗和技術。”趙明說。

  發展新業態

  趙明說,“運用遙感、信息、氣象、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為農業生產提供風險管理和生產指導是必然的趨勢。通過遙感氣象大數據可以重現回溯區域農業生產和風險歷史情景,及時監測當年的長勢和災害,預測分析未來的產量和風險。”

  在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孟家村,通過跟中農陽光數據公司合作,全村600多公頃土地已經全部納入到了衛星遙感的監測范圍之內,農民們種什么作物、買多少種子化肥,全都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計算,既節省人力,又利于合理配置全村資源。村委會主任王成說,現在合作社進行農業生產不用再逐地塊進行人工測量,只要登錄中農陽光提供的賬戶,就可以直接看到不同作物的種植面積、長勢情況,還可以提前預判病蟲害的影響,做出預防。

  “這還是最基本的應用,我們現在可以做到18秒提取完成一個鄉的種植情況,運用無人機三維成像識別技術來識別作物的倒伏角度,掌握受災后每一處農作物受到的損傷情況。”趙明說,“隨著觀測面積的擴大,我們還會開發出更多的數據應用方式。”

  畢業于北京大學,曾經擔任吉林省氣象局遙感中心主任、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的劉志明博士如今是中農陽光數據公司的總經理。他表示,越來越多從吉林農村走出去的學子和優秀人才紛紛從北上廣等地回到吉林加入他們,這些有技術、懂農業的年輕人成了公司研發團隊的骨干,“只要有一展所長的機會,這些人才都想回到家鄉來發展。”

  開啟新平臺

  如今,中農陽光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王會軍院士帶領的專家團隊達成了合作共識,聯合吉林省氣象局、普華永道保險精算團隊共同研發了具有普惠金融、精準扶貧的中國氣象指數大災普惠保險產品,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發展,共同謀劃在吉林省設立北方區域農業氣象災害及普惠保險聯合研發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建立吸引外省、高端的優秀技術人才進入吉林的平臺。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陳俊仁:顛覆性創新打造中化

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陳俊仁:顛覆性創新打造中化

“‘中國夢’要有理想、有情懷、有干勁、肯做事的中國人一同來團結奮斗。”說這話的是新晉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學者陳俊仁。 顛覆性..

2018-04-11 13:08:32

臨泉女子被打傷住院 傷情鑒定“遲到”兩年

臨泉女子被打傷住院 傷情鑒定“遲到”兩年

兩年前,臨泉縣張營鄉村民李梅因宅基地邊界糾紛,被鄰居打傷住院;兩年后,警方下發了傷情鑒定書,但打人者至今仍逍遙法外。傷情鑒定為何..

2018-04-11 11:34:37

觀點:女足進世界杯在意料之中 薛嬌重傷令人遺憾

觀點:女足進世界杯在意料之中 薛嬌重傷令人遺憾

中國女足晉級2019年法國女足世界杯信息時報訊(記者鄒甜)在前日以3:0大勝菲律賓隊之后,中國女足憑借兩連勝,提前從本屆亞洲杯的小組..

2018-04-11 10:59:45

“共享農業”,讓農民農忙不“忙”

“共享農業”,讓農民農忙不“忙”

▲4月9日,工作人員操作無人機為梨花進行液體授粉。眼下,“鴨梨之鄉”河北省泊頭市25萬畝梨樹進入盛花期。當地今年首次采用無人機液體..

2018-04-10 13:35:14

河北饒陽:“農業+旅游”推動鄉村振興

河北饒陽:“農業+旅游”推動鄉村振興

“農業+旅游”推動鄉村振興 近日,游客在饒陽縣河北冠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觀光溫室大棚參觀。 近年來,饒陽縣推進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

2018-04-10 13: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