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探索農村土地整合促進規模經營
- 來源:農民日報 2018-04-19 09:21:04
清遠市地處廣東省中北部丘陵、山地區,耕地面積小而分散,農村土地細碎化問題較為突出。全市農村戶均承包土地約3.5畝,一戶少則六七塊地,多則二三十塊地,且分散在不同方位,農戶耕作耗時耗力,耕作效率和土地產出效益低下。針對這種狀況,從2010年起,清遠市部分村自發探索由村集體統籌全村土地連片重新發包給農戶,實現承包地小塊變大塊。
近年來,清遠市認真總結前期探索經驗,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制不動搖、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通過互換并地等多種方式開展土地整合,解決承包土地細碎化問題,促進農村土地流轉,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助推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一、強化支持引導,發揮農民主體作用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清遠市著力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尤其是強化村民小組(自然村)一級黨支部、經濟組織、村民理事會等村級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村級組織成員,發揮村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利用村民理事會成員貼近群眾的優勢,組織發動和協調村民開展土地整合。各地積極組織村級組織成員和村民代表到土地整合工作成績顯著的周邊村、鎮考察交流,提高其整合土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積極性。二是尊重農民意愿。切實落實村民自治,突出村民主體,把事權交給村民,由村黨支部、村民理事會組織村民商議土地整合方案,自主決定如何整合土地、如何發展本村經濟。三是加強經費支持。2016年,市本級利用整合的財政涉農資金3300萬元,采用競爭性分配形式,支持24個試點鎮的243個村創建“土地整合示范村”。今年以來,清遠市利用作為全國涉農資金整合優化試點市的契機,整合各類涉農資金,以縣級示范區、鎮級示范點為主要載體,支持各地農村開展土地整治,改善農田耕作條件。
二、嚴格工作程序,規范開展土地整合
各村開展土地整合大致遵循以下程序:一是調查摸底。各村發揮黨組織、集體經濟組織、村民理事會等村級組織的作用,組織人員對全村土地情況進行調查摸底,丈量農戶原有耕地,掌握農戶承包土地面積、類別、所處位置、肥瘦程度等情況。二是起草方案。各村根據調查摸底情況,起草本村土地整合初步方案以及土地整合后的發展規劃,多渠道征求全體村民的意見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三是表決方案。
召開村民大會或戶代表會議,對本村土地整合方案和發展規劃進行討論,并進行表決。經100%的戶代表同意通過土地整合方案后,各戶代表在方案上簽名并按手印確認。四是連片發包。由經濟合作社根據本村土地整合方案,將全村土地按連片發包給農戶,實現一戶一地或一戶兩地,或是由集體統一經營管理。
三、堅持因地制宜,探索多種整合模式
鼓勵各村在村民充分自主協商的基礎上,圍繞“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充分尊重群眾意愿、農民利益不受侵害、地塊細碎得到解決、農民收入實現增長”,積極探索適合本村的土地整合方式。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三種整合模式。一是村集體統籌,連片無償發包。由經濟合作社統籌本社所有耕地(包括水田、旱地等),集中規劃、統一整理后,劃分若干連片的地塊,重新無償分配給社員農戶,使每戶獲得1-2塊連片耕地。承包年限由集體商定,到期后重新調整。具體有兩種分配方式:其一是順延分配,即以各戶1999年二輪承包耕地面積為基數,重新連片無償分配給農戶;其二是平均分配,即按各戶人口平均分配耕地,農戶可自主選擇經營水田或旱地,水田與旱地按照集體商定的比例分配。二是村集體統籌,農戶有償承包。由經濟合作社統籌全村旱地(包括農戶自主開墾的荒地),劃成若干連片地塊,有償發包給社員農戶經營。由社員農戶根據經營意愿提出租地申請,采取抽簽方式或底價競標的方式確定承包地塊,確保每個有經營意愿的農戶均能獲得承包權。承包旱地的農戶按照約定向集體繳納租金。承包年限由集體商定,到期后重新調整。三是集體經營管理,農戶按股分紅。由經濟合作社統籌全村耕地(水田和旱地),將部分耕地按各戶人口平均分配給社員農戶,由農戶免租耕種,確保每戶農戶均有一份口糧田。在此基礎上,由村集體對其余的耕地進行統一經營或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各地農村土地整合大部分是在經濟合作社內部進行,也有部分地方在經濟合作社之間進行整合,如陽山縣黎埠鎮升平村委會、連山縣小三江鎮省洞村委會等一些地方為解決“插花地”問題,由村委會協調相關經濟合作社之間互換并地,實現經濟合作社土地連片。
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市84%的經濟合作社開展了土地整合,實際整合耕地面積150.19萬畝,占二輪承包耕地面積68.41%。土地整合實現了四個方面的成效。一是承包地由“散”變“整”。經置換整合后,農戶承包地塊數量明顯下降,實現一戶一地或一戶兩地,梯田一戶一片,達到連片集中,便于農戶耕作。二是生產效率明顯提升。以陽山縣黎埠鎮升平村土地置換整合后雙季水稻種植為例,每畝每年降低運輸成本40元、降低耕作成本160元,同時每畝增產稻谷50公斤,折款150元,合計農民實現每畝每年增收350元。三是有效抑制了承包地丟荒現象。開展土地整合有利于解決因承包地細碎分散造成長期撂荒問題。如陽山縣江英鎮巖洞村灣坪經濟社通過置換整合,將100畝撂荒土地流轉給本村3戶村民連片種植沙糖橘,避免了土地閑置。四是有力推動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經整合土地后,利于連片流轉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規模化經營。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市共有農民合作社4685個、家庭農場2031個,同比兩年前分別增長27.9%和141%。 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供稿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
-
盧氏種植食用菌拓寬致富路
4月16日,盧氏縣瓦窯溝鄉泉坪村貧困群眾在把香菇菌種植入滅菌后的菌棒。2017年,該縣建設食用菌產業園2個,生..
2018-04-19 08:29:41
-
-
陜西鳳翔縣礦山整治受爭議 磐基公司未滿百天獨攬大權
“全縣11戶采礦企業,22戶粉石企業,務于2017年8月底前自行清場,拆除場內設備,清理場內堆存料石。逾期未清理的,9月1日起,縣政府將對..
2018-04-18 14:35:24
-
-
投融界專訪浙江中草藥種植及生態觀光旅游項目吳云亮
隨著全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食品藥品安全特別是原料質量保障問題受到全社會高度關注,中藥材在中醫藥事業和健康服務業發展中的基礎地位..
2018-04-18 14:35:00
-
-
上海援疆丨積極打造莎車種植示范基地 擴大農業就業帶
近日,在上海援疆莎車分指揮部的協調推進下,上海浦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成立的援疆產業投資平臺企業)的全資..
2018-04-18 14:16:50
-
-
論農業環保:無處不在的它對土壤的影響
地球的75億人口的糧食依靠農民辛苦的田間勞作,與空氣或者淡水資源一樣,土壤也需要保護。土壤環境很復雜:它有很多形態、來自不同的地..
2018-04-18 11:01:09
最新快報
熱文榜單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天津西堤頭鎮涂料廠整改不驗收卻等來限期搬遷通知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河南鞏義:G310鞏義段改建工程驚現低分高價中標 到底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稀有印度寬距蘭“現身”大圍山自然保護區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礦山整合被指涉嫌利益輸送
冬日登峨眉金頂 享童話般銀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