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農業新聞

小櫻桃帶動鄉村振興大產業

    來源:農民日報  2018-04-25 11:06:07
    春風吹,櫻桃紅。時下,正是重慶市巴南區魚洞街道百勝村烏皮櫻桃采摘季。放眼望去,3000畝櫻桃基地人潮涌動,游客如織。

    “今年櫻桃大豐收,預計總產量達30萬斤,櫻桃銷售和其他附加收入應該能為全村帶來經濟收入1000萬元以上。”百勝村黨委書記揚正明信心百倍地說。

    歷經8年,曾經經濟薄弱的百勝村,因為這一顆顆“小”櫻桃,如今已撬動了千萬級鄉村振興“大”產業。

    一株母樹培育一個特色產業

    百勝村的山頂上,有一株虬勁蒼郁的古樹,樹身上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烏皮櫻桃優良母樹”。“這株樹可是村里的寶貝喲!沒有它,絕對沒有百勝村的今天。”揚正明撫摸著粗糙的樹皮,深情地說。

    十幾年前,巴南區農技專家為幫助百勝村發展特色農業,進村考察發現,村里有不少櫻桃樹,特別是這株古樹,雖然飽經風霜,依然枝繁葉茂,年年豐收。經過土壤檢測分析,農技專家得出結論,百勝村尤其適合種櫻桃。

    于是,農技專家以這株古樹為母樹,精心培育出外皮紫紅、個大肉甜的獨特櫻桃品種,取名“魚洞烏皮櫻桃”。當百勝村村民第一次見識烏皮櫻桃,便被它個大味甜的品質深深吸引,不少人自愿跟隨農技專家學習種植。

    2010年,魚洞街道在百勝村舉辦首屆櫻桃采摘節,邀請市民進村采摘,第一次將烏皮櫻桃推向市場。當年,烏皮櫻桃大賣,果農們初嘗甜頭。

    從此,魚洞烏皮櫻桃一炮而紅,成為巴南區一張響當當的名片。2012年,被國家工商總局核準為地理標志產品。每年4月,數十萬游客紛紛進村采摘,果農在家門口就能將櫻桃銷售一空。

    烏皮櫻桃的走紅讓百勝村村民干勁十足,短短幾年,種植規模就從原來的1000多畝擴大到3000畝,全村1000多戶村民有600多戶都種上了烏皮櫻桃。而櫻桃的價格也從20元/斤一路漲到如今的最高50元/斤,還年年俏銷。

    “2017年,百勝村村民種櫻桃和外出打工,已經實現人均年收入2.6萬元。”揚正明說。

    一片櫻花延伸一片廣闊“錢”景

    烏皮櫻桃火了,同時,也延伸了更加廣闊的“錢”景——賞花經濟。百勝村櫻桃基地面積達3000畝,每年3月,吸引大量市民進村賞花。

    村民瞿開友種有櫻桃50畝。以前,一家人只管理果園,等到櫻桃成熟賣錢。現在,他還在果樹下養了100多只土雞。櫻花開時,游客來賞花,他不收錢,但土雞土蛋,卻要賣出近10萬元。

    百勝村家家戶戶都養雞養鴨,以前要帶到城區賣,現在,只需把土雞、土蛋和蔬菜等土特產帶到村里的公路邊,便被游客通通買走。

    村民余國秀則趁機將自家小院改建為農家樂,專門叫賣農家飯,她的荷包慢慢鼓了起來。

    55歲的李德輝從2008年開始種櫻桃,果園就在自家門口。這幾年,他種了30

    櫻桃,每年可收入20余萬元。在外人眼里他很成功,但他自己卻時常懊悔。“每年3月,好多人開車到我家門口賞花喲,但自己沒有開農家樂,錯失了太多機會。”他說,今年櫻桃采摘期一過,就要籌備將自家樓房改成農家樂,明年便開始迎客。

    百勝村以前只有兩家農家樂,接待顧客需要熟人介紹。現如今,已經增加到8家農家樂,旺季時天天游客爆滿,一天就收入數千元。

    櫻花花期短,為發展賞花經濟,百勝村又種植了1500畝李子、500畝枇杷及300畝柑橘等。揚正明介紹,百勝村的賞花季和櫻桃采摘期,可為農戶土特產銷售和農家樂帶來收入300余萬元。而1500畝李子、500畝枇杷及300畝柑橘,還能帶來數百萬元的銷售收入。

    一個理念催生鄉村變景區

    百勝村已是名副其實的“櫻桃村”。每年4月,田野中、山坡上、公路邊,處處掛滿晶瑩剔透的紅櫻桃。即使汽車行駛在路上,從車窗伸出手,也能摘下一大把。

    “這,算不算偷?”記者不僅發出疑問。74歲的村民田春惠熱情地說:“吃嘛,吃嘛!你們自己摘來嘗,好吃就買,不好吃就不買,沒得啥子。”看到游客走進果園,她連忙過來熱情打招呼。

    田春惠是百勝村出了名的貧困戶,丈夫患病多年完全失去勞動力,她一個人忙里又忙外,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幾年前,她種下幾十株烏皮櫻桃,每年可增加收入近2萬元。“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

    近幾年,百勝村著力鄉村旅游長足發展,開始培養村民建立良好的鄉村文明新風尚。

    “吸引游客不僅需要好的農產品,還需要淳樸的民風民情。”百勝村村委會主任余明全說,村里年年召集果農開大會,對櫻桃實行統一定價,并教育大家要誠信、熱情。“游客來了不要摳門,讓他們自己摘來嘗,說明我們對自己的櫻桃品質有底氣。有人預約購買,也要把品質好的果子裝箱,留下好的口碑。”

    走進村民余國秀的家,這是一個三層樓的小型農家樂。“去年,我最忙一天接待了游客20桌,生意火爆得很!”余國秀正興奮地介紹,余明全卻開始對她“挑刺”:“門口的廢磚塊馬上扔了,留出位置種花。家里喂的雞鴨趕快吆到屋后坡上,不要讓游客看到雞糞。”“要得!要得!”余國秀不好意思地說,這都是農村幾十年養成的壞習慣,自己正在慢慢改過來。

    隨著村民逐漸樹立的鄉村旅游發展理念,百勝村的村容村貌正發生著巨大改變。破破爛爛的農房少了,新嶄嶄的小洋樓多了;房前屋后的雜物少了,精心栽培的花草多了;隨處傾倒的垃圾少了,統一布置的垃圾站多了;凹凸不平的土路少了,平坦干凈的水泥路多了……

    近年來,魚洞街道先后在村里修建公路、人行便道和停車場。截至2017年,村里共修建公路約17公里,最寬路面達8米寬;修建人行便道27.5公里,通向每戶家門口;修建5個停車場,可一次停車300輛左右。現在,櫻桃基地已實現了交通大循環,方便游客進園采摘。

    百勝村,正在成為留得住人氣、聚得起財氣的美麗鄉村。村民,正在不斷努力改變,他們要一天天將農村變成景區,要將風景變成“錢”景。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審計局跟蹤監督農業高效節水項目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審計局跟蹤監督農業高效節水項目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審計局關口前移,按照“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務求實效”的工作思路,重視資料的審核和一線核實,從2..

2018-04-24 20:08:19

看蒙草如何用生態大數據指導農業發展

看蒙草如何用生態大數據指導農業發展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珍惜自然資源、呵護美麗國土”是之必然。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第一大產業——農業,如何在當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2018-04-24 19:43:42

謀劃鄉村振興 盱眙成立三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

謀劃鄉村振興 盱眙成立三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

4月24日上午,盱眙縣農業社會化服務暨農業春季生產現場會在舊鋪鎮舉行。盱眙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高為淼,副縣長鄭海梁等縣領導和縣直..

2018-04-24 19:35:06

榮昌清流鎮7000畝血橙花果同樹

榮昌清流鎮7000畝血橙花果同樹

近日,筆者在重慶榮昌區清流鎮血橙基地見到,7000畝血橙花開正艷,花香醉人,同時,去年的果子俏立枝頭,這一花果同樹的奇妙景象吸引了..

2018-04-24 11:21:05

特色優質作物“加盟”良種攻關

特色優質作物“加盟”良種攻關

圖為海南省農科院的甘薯專家(左)在田間查看作物長勢近日,農業農村部召開會議,研究部署今年國家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重點工作。據了..

2018-04-24 10: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