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農業新聞

農業農村部:2018年棉花前期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來源: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  2018-04-26 11:23:47

農業農村部棉花專家指導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018年4月25日)

    針對今年春季氣候特點,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農業農村部棉花專家指導組,根據不同棉花產區生產實際,研究制定了《2018年棉花前期生產技術指導意見》。請各產區結合當地實際,做好生產技術指導工作。

一、西北內陸棉區

    從今年農業災害趨勢預測分析來看,西北內陸棉區4月下旬和5月下旬可能有較強冷空氣活動,今年新疆年降水量可能會偏少,棉盲蝽、棉薊馬、黃萎病發生呈上升趨勢?偟囊笫翘崆白龊玫蜏乩浜獙,播種不宜過早,各地要注重抗旱工作,抓好病蟲防控。

    (一)關鍵環節管理。適期播種,嚴把播種質量,注重播后管理,加強5~6月的苗期、蕾期生長發育調控。4月底重點做好薊馬、地老虎、立枯病等苗期病蟲害的防治及中耕除草管理。5~6月重點做好棉蚜蟲、棉盲蝽、紅蜘蛛、棉鈴蟲、枯萎病的防治及除草管理。

    (二)自然災害預防。突出做好低溫、冷害、大風、倒春寒等不利氣象天氣預防工作,如發生應適當調整播期,災后積極采取補種、翻種措施。5月份如遇冰雹、風災、局部的雨后次生鹽漬化災害等,要積極采取人工干預,做好災后救災工作。

    (三)生長發育調控。及時查苗、補苗、定苗,做好苗期的化學調控。5~6月份根據棉花生長發育情況強化以化學調控(縮節胺)、生長調節劑(赤霉素、蕓苔素等)、葉面肥(尿素、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中耕等為主的綜合調控。加強頭水管理,頭水時間和滴灌量根據棉花生長發育程度確定。對于生長發育過慢棉田,頭水可提前在6月上旬開澆,對于生長發育偏旺棉田,以花期澆頭水為宜。

    (四)機采棉生產管理。機采棉田5月苗期調控以第一果枝節位高度大于20厘米為目標,5~6月調控以促早發育、塑造合理株型結構為目標,實現5月蕾、6月花的生長發育進程。主要采取化控和頭水調控,防止第一果枝節位過低或過高,避免現蕾、開花推遲。

二、黃河流域棉區

    今年黃河流域棉區春播旱情多發,氣溫變化幅度大。針對春季氣候特點和棉區實際情況,提出以下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一)直播棉田。提倡精量播種技術,畝播種量1千克,最多不超過1.5千克。播深以2~3厘米為宜,隨種深施基肥。播種后覆膜前,噴施33%二甲戊靈乳油+50%乙草胺乳油封閉雜草。棉田真葉2~3片時定苗,精量播種棉田不間苗、不定苗,保留所有成苗,密度4000~7000株/畝。定苗后或雨后盡早中耕松土一次,深度6~10厘米。棉花苗期一般不澆水、不追肥。棉苗卷葉株率達到15%或單株有蚜蟲30頭時采用啶蟲脒或吡蟲啉噴霧,紅蜘蛛可采用阿維菌素類防治。

    (二)育苗移栽棉田。蒜(洋蔥)棉兩熟以及多熟間作套種高效棉田于5月初移栽,糧棉兩熟棉田于5月中旬移栽,麥茬移栽棉苗齡30天左右麥收后移栽,春育夏栽棉苗一般于5月底至6月上旬麥后移栽。采用輕簡育苗方式的,起苗前5~7天隨灌水施用0.1%的“促根劑”在苗床底部,苗床不再灌水,起苗時打開苗床的一邊,輕輕提出棉苗,每30~50株扎成一小捆。人工移栽密度3000株/畝,機械化移栽采用一穴雙株的移栽密度為2000穴/畝,以保證田間密度3000株/畝以上。栽后及時澆“安家水”,機械化移栽后可采用微噴帶及時澆水,一定要澆透,以提高成活率,縮短緩苗期。

三、長江流域棉區

    當前,長江流域棉區正值播種時節,應以保全苗、育壯苗、促早發為重點,實行棉苗分類管理、促進均衡生長。具體生產管理技術如下。

    (一)播種育苗。播種時,先用300~400倍多菌靈藥液將缽體澆透,待水滲出,根據種子質量每缽播種1~2粒種子,干籽落缽,播種后不要澆水。缽面蓋土,蓋土厚度1.5~2厘米,蓋土后不要澆水。苗床化學除草后,用地膜覆蓋床面(無需壓實),每隔70~80厘米插一竹弓作棚架,棚架中間高出床面40~50厘米。在竹弓上覆膜,蓋膜要繃緊,四周用土壓實,再用繩子固定,以防被大風掀膜。

    (二)育苗管理。播種覆膜后及時檢查出苗情況,出苗率達到80%時,揭去床內地膜,留蓋棚膜促全苗、齊苗。齊苗后,苗床兩頭揭膜通風,并搶晴暖天氣揭膜曬床1~2天。選用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等農藥及時噴施,苗床中期和移栽前4~5天,用吡蟲啉等防治棉盲蝽、薊馬和蚜蟲等。搬缽根據當地習慣進行,一般在棉苗移栽前10~15天搬缽。搬缽后2~3天,夜間應覆膜增溫,促苗生根。移栽前一周,進行煉苗。

    (三)搶墑移栽。小麥(油菜)收獲后,及時搶墑移栽,要求栽深不栽淺,根系入土深度不淺于7厘米,移栽時大小苗分級移栽,不栽斷缽、“露肩”缽。棉花苗齡長、天氣溫度高,可采用免耕板土移栽,打孔器打洞栽苗,畝穴施復合肥5千克。板土移栽時,要確保移栽質量,澆足“安家水”。棉苗較小,土壤濕度大時,要搶墑翻耕,精細整地,施足底肥,開溝移栽,澆足“定根水”,保證移栽質量。

    (四)大田管理。在精細整地基礎上,施足基肥,基肥用量應根據產量、土壤肥力和肥料質量而定。栽后注意查苗補缺,確保密度,一般以1600~2500株/畝為宜,雜交棉取低限,常規棉取高限。注重中耕除草,促進早發。提苗肥依棉花長勢而定,主要對弱苗、黃苗、病苗追施,以速效氮肥為主,施肥量占總肥量的10%~15%。

    (五)防災減害。棉花苗期多雨時,會出現澇漬,易發生病害和爛根死苗,要做好清溝排漬,降低地下水位。苗期遇干旱時,應及時溝灌,并做好松土保墑。苗期應密切關注蚜蟲、紅蜘蛛、棉盲蝽等害蟲的發生,針對害蟲發生特點,及時選用殺蟲劑,噴藥保苗。同時注意及時噴施枯草芽孢桿菌、多抗霉素、惡霉靈等藥劑,控制苗期病情發生。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中國工程院扶貧項目冬季馬鈴薯推廣種植喜獲豐收 瀾滄

中國工程院扶貧項目冬季馬鈴薯推廣種植喜獲豐收 瀾滄

23日下午,一輛滿載冬季馬鈴薯的貨運卡車,從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勐朗鎮那養小組種植基地發車,首車32噸優質生態冬季馬鈴薯將運往北京..

2018-04-26 11:01:15

作物挑戰“吉尼斯” 農業發展新活力

作物挑戰“吉尼斯” 農業發展新活力

4月23日,由農業部腐植酸類肥料重點實驗室、土肥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山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山東廣播電視臺農科頻道、山東農大肥..

2018-04-26 10:57:39

四川納溪:農民夜校“春耕課堂”到田間

四川納溪:農民夜!按焊n堂”到田間

“張大爺,你的秧苗在移栽前需要噴灑藥水,做好病蟲害防治……”4月20日,在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青風村一組田間,該鎮農藝師吳永超..

2018-04-26 10:13:07

河南信陽紅色熱土上繪就“多彩田園”

河南信陽紅色熱土上繪就“多彩田園”

圖為信陽市光山縣龍山湖濕地公園航拍河南信陽之多彩,著實令人贊嘆!在這片位于鄂豫皖交界的熱土上,大別山與淮河山水相融,南北文化交..

2018-04-26 09:57:24

安徽以現代農業推動鄉村振興

安徽以現代農業推動鄉村振興

時序更替,又是春深農忙時節,江淮大地處處一派繁忙景象!鞍l展現代農業,要在穩定糧食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上,著力構建現代農..

2018-04-25 12: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