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焦點 > 正文

快訊:消費信貸,消費者頭頂的“緊箍咒”

    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19-10-15 10:48:30

只要提供簡單的個人信息,就能通過電商平臺獲得一筆透支額度,這種小額度信貸產品,深受時下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在網絡購物和移動支付滿足絕大多數消費場景的當下,當月用信貸消費,次月再使用現金歸還,甚至還有分期還款方式。

表面上看,這種信貸和傳統的信用卡信貸沒有明顯差別——都有一定的免息期,都提供分期還款的方案。然而,依附于電子商務的信貸,其覆蓋的范圍和深度明顯更大,小到生活繳費、外賣、便利店消費,大到手機、相機等昂貴的數碼設備,都可以實現。省去了實體化的刷卡環節,擴大了信貸消費的范疇,讓用戶真正享受“零門檻”的信用生活。

難免有人擔憂:信貸消費仿佛是“寅吃卯糧”,會讓年輕人消費失去節制,增加不必要的浪費。而且,“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通常最多一個月左右的免息期并不算長,與這種信貸對應的不過是下個月還沒有發放的工資而已。

這些憂慮都有道理。但是,不能忽略這樣的一個大前提:隨著電子商務的盛行,傳統的消費方式勢必遭受沖擊。利用信用工具和杠桿,更好地改善生活,滿足個人愿望,本來就是現代消費經濟的發展趨勢之一。

實際上,對大多數信貸消費的用戶而言,透支消費并不等于缺乏使用現金的消費能力。很多人在使用消費信貸工具支付的同時,都默默地在個人的銀行賬戶上留下了一筆相應的“準備金”。免息消費的特性,讓年輕消費者獲得提前體驗的快感,同時,將相應的現金存在個人賬戶上,還能利用時間差獲得一筆小小的理財收入。因此,精明的消費者自然而然地把這種信貸視為默認支付方式。

在信用消費時代,每個消費者都應該樹立這樣的理念:信用才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資產。縱使一時囊中羞澀,只要收入的預期不變,擁有償還的能力,一個人就擁有相應的信用。

19世紀英國經濟學家約翰·穆勒在其《政治經濟學原理》中指出,信用不是生產力,而是一種“購買力”。他認為,信用能替代貨幣——“有信用的人,能使用信用購買貨物,他因此創造了貨物的需求。”后來,更有經濟學家指出,貨幣本質上也是一種由政府主權支撐的信用。信用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其意義和價值不容低估。

因此,信貸生活并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以信用預支為代價的。有理性的消費者,也從來不會幻想消費信貸工具就是“無償”的,商家允許這種消費方式就非“仁慈”的,因為付出的信用,就是財產的代名詞。

對于無法脫離電子商務生活的年輕一代消費者來說,樹立信用意識,是他們財富觀念不可繞過的環節。如今,很多年輕消費者不再是“月光族”,而是“負債族”,這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信用的約束力,也讓各類消費信貸工具變得愈加沉重。

這并不是說,消費信貸工具就是完全不可取的,其實,消費者頭上那頂無形的“緊箍咒”,能夠讓人們更謹慎地、更理性地做出消費決策。在普遍使用現金消費的年代,盡管消費者購買商品和服務沒有這種心理負擔,但消費決策往往存在某種被動性——必須積攢到相應的資金才能購買。現如今,消費與收入在個人財富生活中獲得了相似的權重,消費主動性的增強,既延伸了消費的意義,也增加了消費的價值。

現實中,一些消費者因為缺乏信用意識,沒有養成現代財富觀念,導致個人信用崩塌,本人不得不承受巨大的代價。不過,除了批評相關的消費者,也要警惕一些商家埋下的“陷阱”。比如,消費信貸工具的本意是支持消費,而不是向借貸者提供直接的貸款。如果商家有意無意地開口子,讓借貸者以名義上的消費借貸獲得資金,并將資金消耗在缺乏制約的領域,就會讓信用消費脫離應有的軌道。

盡管正規消費信貸工具的分期利息相對較低,但并不意味著分期服務都是免費的。年輕消費者月收入較低,使用分期方式歸還借款可以理解。然而,一旦分期歸還的金額超過了個人未來的收入,消費者同樣可能遭到信用的反噬。在現代財富生活中,誘惑越大,風險也越大,每一個人都要樹立誘惑與風險相對應的意識。(王鐘的)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快訊:消費信貸,消費者頭頂的“緊箍咒”

只要提供簡單的個人信息,就能通過電商平臺獲得一筆透支額度,這種小額度信貸產品,深受時下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在網絡購物和...

2019-10-15 10:48:30

消息:銀保監會逾百張罰單指向違規涉房貸款 高處罰金額釋放監管警示信號

今年以來,違規涉房貸款仍是監管的重中之重。銀保監會8月份發布的對部分地方中小銀行機構現場情況的通報中就指出,銀保監會對...

2019-10-15 09:34:14

快訊:銀保監會整治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

銀保監會10日下發通知,決定組織銀行業保險業開展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對銀行理財產品多層嵌套,結構復雜,產品說明...

2019-10-11 11:05:51

消息:前三季度銀行業罰單超1200張 罰金6.58億

防風險基調下,金融監管力度始終嚴字當頭。據同花順Ifind統計,2019年前三季度(以發布日期計),包括銀保監會、銀保監局及銀保...

2019-10-11 09:04:01

消息:拍照用剪刀手會泄露指紋信息引熱議 來看專家怎么說

很多人在拍照的時候會下意識擺個剪刀手比V,再大喊一聲耶。在技術越來越進步的今天,這一手勢卻有可能會泄露你的指紋信息。據...

2019-09-17 16: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