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熱文:深聊6位投資人:憑什么覺得中國創新藥投資2023年會復蘇?
- 來源: 華爾街見聞 2023-05-07 13:45:26
去年一整年,醫藥投資人憋壞了。今年一開春,他們就忙著“惡補”去看項目。
朋友圈里,到處都是他們出差的身影,東方高圣總經理瞿镕也是其中忙碌的一員。有時他周一去外地出差看項目,到了周五才回來,每天的會議幾乎安排得滿滿當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還有投資人表示,大家的醫藥投資預期,確實要比去年樂觀。
“去年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創業者,大家都在扛,同時也在相互試探、相互較勁?!绷硪晃粯I內人士這樣描述他的感受。
過去七八年間,中國創新藥甚至整個醫療領域,乘著政策、人才和資本的東風扶搖而上,然后突然資本泡沫被刺破,創新藥跌入資本寒冬。
沒有人能說清,市場的泡沫和崩潰將從哪里終結,但過去一年多的無數個時刻,都提醒人們它是如何開始的:明星藥企上市折戟;biotech融資節奏變慢,有的不得不流血融資;風光上市的資本寵兒,估值一路垂直墜落,有的甚至虧到B輪估值。
到了今年,有人確實感受到了復蘇的可能性,“因為機構募資后,三年的投資期已經荒廢了一年,所以投資壓力還是有的?!?/p>
所以才有了投資人們的“報復性”出差。
看起來變得熱鬧了,但有人形容這所謂的復蘇更像是“人的空轉”——投資人跑了很多地方,但最終沒投幾個項目,空轉了一圈。
有投資人也敏感地察覺到,熱鬧之中資金面的暗波洶涌。阿斯利康中金醫療產業基金董事總經理何靈提到,2022年一個影響投融資環境的大趨勢是美元基金去年開始非常低調,而人民幣基金則加速發展。
何靈強調,隨著今年國門進一步打開,眾多MNC跨國藥企的全球高管包括阿斯利康全球董事長、CEO及研發負責人紛紛第一時間訪問了中國,這背后是跨國藥企對中國原創創新的看好。
但談及創新藥復蘇,何靈直言,現在市場還是在一個偏谷底的位置,也相信真正滿足臨床需求的技術創新會迎來一波回歸,創新藥估值和投資會繼續回歸理性。
一位投資人也表示,復蘇可能來得不會那么快,到第三季度可能才會逐漸顯現。
一直上揚的市場并不存在,而一個朝陽行業跌跌不休也并不可能,歷史的界線也終于到來——一個理性的市場開始回歸。雖然我們不知道未來去向哪里,但應該試著認清自己身在何處。
比起單純地去討論創新藥投資是否復蘇這樣簡單粗暴的“是非”問題,我們更關心那些支撐創新藥投資復蘇的邏輯與證據。
在這個春天,我們與6位正在一線進行醫藥投資的投資人展開對話,去復盤經過漫漫寒冬后的創新藥投資,如今有哪些改變、新生和動蕩正在發生。
回暖了嗎?
數據,一向是判定投融資市場冷暖的冷靜而客觀的參照系。
如果把審視維度細分到季度,醫藥魔方InvestGo的數據顯示,今年Q1一級市場的創新藥融資事件和金額,較2022年Q1均下降了近一半(降幅約42%)。但是和上個季度(2022年Q4)相比,融資事件幾乎持平(降幅約3%),融資金額略微增長(漲幅約為10%)。
不難看出,今年Q1的投資表現是去年整體趨勢的延續,特別是去年Q4的延續?!跋啾绕渌径龋ツ闝1的融資金額和數量最多,那是因為很多2021年下半年達成的交易,轉年才完成交割?!宾拈F這樣解釋。
實事求是,以上的數據確實還不能得出“創新藥投資復蘇”的結論。有投資人表示:“業界還有一個說法,今年第三季度,投資可能會回到還不錯的狀態?!?/p>
也有投資人認為,現在的趨勢也不是繼續下跌,只是市場大概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更像是過度繁榮后的冷靜。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讓醫療投資領域受到空前的關注,給原本2019年開始出現下行趨勢的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高歌猛進了兩三年,2022年回調到了三四年前的水平。”斯道資本執行董事黃滔說道。
過去的一年,在眾多的產業敘事中被稱作“寒冬”。參考醫藥魔方InvestGo的數據,2022年創新藥一級市場的融資總數比2021年少了1/3左右,而融資總額更是直接腰斬,還不到2021年總額的1/2,這一數據同樣還沒趕上2020年。
一級市場的“寒氣”來自二級市場的傳導。從2021年下半年到整個2022年,一二級估值倒掛,二級市場上biotech上市即大漲的劇情持續反轉,股價不漲反跌,而且越跌越重。港股市場放眼望去,市值“打骨折”的醫療企業不在少數。有人曾粗略地統計,市場波動到今天,創新藥企業的市值平均下降了三分之二。
“擊鼓傳花”的鼓聲中斷,IPO的套利神話停在半空,寒氣也漸漸彌漫到一級市場。以前很多投資機構以被投公司上市為榮耀,但隨著股價暴跌的壞消息變多,即便自己投的公司上市了,投資人們也不怎么發朋友圈了。
面對這樣的變化,前幾年布局創新藥的投資人其實很難受。有人回憶,當時有一家明星藥企剛登陸科創板,首日就跌破發行價的50%?!斑@對投資人信心,打擊非常大?!?/p>
很多biotech的估值高高架起,大部分成色還可以的項目都順利融資了,有的熱門選手甚至一年內融了兩三次,積累了幾億到10億人民幣的資金?;旧舷喈斢谠谝患壥袌鲎隽艘粋€小的IPO。
它們一旦上市,市值大多漲到200億人民幣(約29億美元)以上。而反觀美國很多biotech,上市后的市值只有兩三億美元。而這個市值,中國的biotech差不多在管線進入II期時就達到了。等企業走到上市的聚光燈下,敲響銅鑼,市值大漲,資本收獲數倍收益回報。
對于企業和投資人,沒有比這更好的時代了。
實際上,資本能做到以上如此便捷的退出,離不開兩大證券交易所先后在2018年和2019年上市規則上的變化,先是香港港交所的18A,后是上交所科創板的第五套上市標準,它們一道給未盈利的biotech放開了上市的閘門。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企業和資本把套利邏輯做到了極致。它們并不在乎研發產品的成功與否,只是想以最快的速度套現,有的企業從成立到上市不過兩三年的時間,專心用上市來套利而不是專心研發產品賺取利潤;有的投資者也不關心研發是否能成功,只要估值漲上去他們能退出就行。
“前兩年不少中國的LP,看到醫療賽道特別火就進來了,但也只是把它當成資本套利的工具。”有投資人這樣直白地表達。
而事實上,biotech在一級市場被推高的估值,二級市場不可能永遠照單全收。2021年下半年,創新藥投資來到命運的岔路口。
7月,《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發布,其中“喊話”源頭創新/自主創新才是未來,實際上給同質化創新當頭一棒。
最直接感受到了市場變臉的,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市的biotech。即便被視作明星藥企,其上市照樣折戟,還要承受靈魂質問——你的創新是真的創新嗎?還有企業即便邁過了上市的門檻,但上市即破發,市值直墜谷底,有的甚至不知道何時能觸地。
從“大炮打蚊子”到“返璞歸真”
IPO的賺錢光環不再,這個資本的退出“大門”不再是高回報的代名詞。
最先撤退的是非行業基金,比如一些家族企業、TMT等其他行業的基金,它們嗅著金錢的味道進場又離場。
其中有的機構已經砍掉了整個創新藥的投資團隊,不懂醫藥的人已經不太敢投了。
留下來的產業基金賺的也會是自己認知內的錢。投資人要埋頭研究繁雜的論文,甚至有時需要自己親自做實驗驗證。人性是貪婪的,但是投資最終只能賺到和自己的認知相匹配的錢。
“不要去跨七尺的欄桿,而要盡可能找那些一尺的欄桿。”即便是投資界的巨擘,巴菲特和芒格也不會去挑戰那些太高的欄桿,不去投自己難以理解的復雜的生意。
有投資人坦言,以后投資賺的多是辛苦錢。
以前只有“投”這個動作,研判行業發展趨勢,投錢給潛力企業,高額的回報就不太難,但現在還要幫助被投項目走到下一步。
換句話就是,投錢不是結束,還要去做“保姆式”的支持和賦能,才可能有超額回報。
比如幫它找專家做臨床試驗,幫它找CRO公司,甚至幫它搭建團隊,對于服務型的公司,可能還要幫它找客戶。瞿镕坦言:“不是簡單給他一點錢,你還要給他資源,還要給他賦能?!?/p>
另一位行業人士則觀察到,最近投資人看項目返璞歸真,開始回歸到做藥的本質。“以前大家都想去投新的技術,比如細胞治療、基因治療、ADC這類?!?/p>
他說有時候新技術就像“大炮打蚊子”,有的適應癥采用傳統的藥物形式(小分子抗體),治療效果已經不錯了。如果再用新技術重復做藥,即便最后驗證了技術可行,但它的成本比傳統形式昂貴得多,那么商業化就會有問題。
但過去很多投資人不會考慮這些,只管沖進新技術的海洋。他對此有著深切的體會,在2020年底,他發現了一個小分子項目的進度和數據都不錯,于是就想把它推薦給某一線的基金。
還沒等他介紹這個項目的靶點和適應癥,該機構的一位高管直接告訴他,現在小分子藥物在基金內部推不動?!拔覇査悄銈兿矚g什么樣的項目,他就說細胞治療、基因治療這樣的。”那時,資本更偏愛創新的藥物形式。
但國外一些大藥企引進的BD項目,很多都不是看起來很酷炫、高大上的療法,多是小分子抗體這種比較基礎的,以及如遞送技術等底層工具性質的技術。
在何靈看來,中國的創新藥需要真正的硬核的創新,以后大家會變得比較理性和現實?!叭缃裾麄€創新藥正在經歷洗牌,此前它并沒有經歷過Correction(修正)的周期,之后會有新的格局?!?/p>
國內藥企最奇特的現象,就是靶點、適應癥的研發太扎堆,大家都玩命闖蕩“紅?!薄⒆鰂ast-fallow。
比如熱門靶點GLP-1,中國冒出幾十上百家公司都在研發,靶點EGF2也是擁擠不堪。就更不要提“卷王之王”——PD-(L)1,有人曾形容,中國研發的PD-(L)1多到每個人能用來洗澡。
“我其實看到了一些重復勞動,好多企業圍繞著同個靶點卷,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是這樣的投入能不能帶來回報,現在需要打一個問號?!?一位投資人表示,2017年到2022年,大多數的資金投到了me too/better這樣的企業。
另一位投資人認為,“不能責怪創業者都去搶紅海,資本也有一定的責任?!彼X得創業者囿于資本的風險偏好,后者過去常?!耙乐绹暮J畫中國的瓢”,比如對岸什么靶點火了,就去找本土類似的標的。
“有人已經驗證了,大的風險就規避了??此圃谕秳撔?,實際上非常喜歡確定性?!睘榱擞腺Y本的喜好,有創業者直接去做“平替”,或者做一些雕花的功夫:比如調整藥物劑量;優化經過驗證后的靶點;通過修飾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或者疊床架屋,別人做雙抗,他們就做三抗四抗五抗……n抗。
對于資本而言,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是,它還要不要支持布局同個靶點/賽道的后來者。有投資人表示自己并沒有在美國看到這種“卷”,“主要原因是他們會評估同靶點的TOP以外的項目,還能不能賺到錢。”
而現在資本和企業的進化已經悄然進行,首先資本逐漸形成的共識是,投資要重視差異化和國際化。
而所謂的差異化,其實也是回歸做藥的本質,去滿足還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與此同時,確實有企業避開大的適應癥如腫瘤、心血管、腎病等,開始深耕在更加細分的領域,比如去拆分腎病、糖尿病等大病中的小適應癥,它們覆蓋比較獨特的患者亞群。
還有企業瞄準某一個臨床標準療法,針對在研產品表現不好的地方,去做藥物研發。盡管研發很難,但是一旦出現成果,不僅滿足了臨床需求,其未來的商業化也充滿前景。
“醫療未滿足的需求永遠存在,只不過某時某些領域的投資熱火朝天,然后把若干年的技術積累一次性收割了?!闭墓荣Y本董事總經理袁可嘉表示,比如中樞神經系統或者其他的呼吸疾病領域,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依舊很大。
根據他多年的觀察發現,和很多國家相比,過去中國的創業者要幸福得多。
一些國家的企業,比如日本、芬蘭、以色列,它們在誕生之初就考慮全球化,因為本土市場實在有限。而實現全球化的主要途徑就是被大公司收購,那么它們必須打磨出先進的技術,這樣才有機會被巨頭看到。
反觀國內,基于中國有十幾億人的國內市場,很多創業公司走“進口替代”的路徑,也完全能活下來并且活得很好,發展到一定規模還能IPO。“但是本身的技術排在全球的什么位置,大家想得相對沒那么多,更多的是怎么盡快趕上美國的水平,同時趕緊銷售起來?!痹杉握f道。
但過去幾年的集采,也讓更多的企業意識到,單一市場是存在風險的?!爱攪鴥鹊膭撔滤幹饾u具備出海的能力,那么投資機構的下注會越來越多?!币晃煌顿Y人表示,長遠來看,他對中國創新藥市場很有信心。
有的投資機構已經以國際化的視角,去看國內的創新藥項目?!?strong>新一代創業的人也開始明白,如果他做不到全球前三、做不到出海,就缺乏市場競爭力。”何靈認為,百年老店式的藥企需要長期的投入和發展,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有企業被淘汰、被收購,都是很正常的,但時間會淘出實力真正強大的龍頭。
瘋狂擠向早期是資本焦慮,也是投資生態缺失
創新藥中后期項目額融資遭受冷遇,但另一端的早期項目(從種子輪到A+輪)卻成了資本心尖上的寵兒。
醫藥魔方InvestGo的數據表明,早期項目備受追捧的盛況在2021年達到了頂峰,共發生了298次融資事件,融資額總計270億元左右。2022年即便市場整體遇冷,早期項目的融資依舊屹立,其融資數量超過2020年,融資金額與2020年時幾乎持平。
過去三年,早期項目在資本市場上的熱度持續走高,頭部機構和更多的機構都紛紛下場。有的甚至直接去各大高?!皳尅苯淌冢o他配團隊創辦公司。更是有人直呼,中國高校里的教授已經不夠用了。
“大家都去投早期肯定是錯的,首先會把早期項目的估值也炒高了。其次早期項目也不會因為錢多了,就一定跑得出來?!宾拈F曾見過一家特別早期階段的公司,拿了投資機構的很多錢后,把辦公室裝修得非常豪華,員工的工資也都很高。
“反正都是投資人的錢,不燒白不燒。這種人沒有創業心態了?!彼J為因為這種“拔苗助長”,以后會有一批公司出現反作用。
實際上,早期項目得到資本的青睞,正是資本避險的焦慮使然。比起估值動輒腰斬的中晚期項目,早期項目的估值還相對較低,有時投幾百萬就能有挺高的持股比例。
投資者規避風險,有時過度、有時過少。他們由此產生的心理波動影響著市場的鐘擺式擺動,而坐在擺錘上的創業者們,其實很難有穩定的心態——在高處時易蒙蔽雙眼,在低谷時常過度悲觀。
理智需要戰勝情感,對于投資者和創業者皆如是。“早期項目從來都不是避險的好去處,它最沒有確定性,可能最后會踩坑?!边^去市場已經教育過無數次,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平等地得到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投好早期項目。
不少投資人都達成了共識——國內缺乏相對穩定的有層次性的投資生態,大家應該有自己的定位,認清自己的屬性和能力。而不是一股腦跟風,一窩蜂地“卷”死在一個地方。不同的投資機構應該做自己擅長的部分,形成一個完整的投資生態。
做自己擅長的事,形成資本正循環
作為全球最大的醫藥投資市場,美國已經走出來的路徑,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簡單來說,美國政府基金、制藥大廠的種子基金支持新技術的轉化,之后是擅長不同階段的基金匹配投資,直到biotech上市以及并購:首先是專注早期項目的資金投資;在融資中途,相匹配的基金體系會接手支持;最后是制藥巨頭來收購,最終順利退出。
形成一個資本的正向循環后,企業也真正回歸研發本身。“因為它也不會期待產品做到臨床II、III期,估值就能大漲,就能賺很多錢,而是只有做出好的藥物才能賺錢,自然而然地就回歸做藥的本源了,如果研發足夠創新,大公司也會找來合作?!宾拈F說道。
那么為什么美國的各類資本能各行其道,承接起醫藥產業的源源活水向前流動,直到真正的創新開花結果?
總結一句話,就是做自己擅長的事。比如有的人就善于投特別早期的項目,就專注在這個領域,愿意冒高風險獲得高回報。
到了下一個階段,會有新的投資人能把項目扶持到II期臨床試驗,再轉手給下一輪的投資人,他們只賺特定階段的回報。為什么是II期臨床階段退出?美國的一份研究曾分析,基金在II期臨床試驗成功后退出,得到的回報是最高的。
這個時候,進入后期臨床的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一些資金體量大的基金適合投資這個階段?!氨热绠敃r它投進去一兩個億,公司IPO后就等并購,最后以一二十美金被收購,那么基金賺的是這部分的錢。”
有時在項目的臨床II期階段,并購基金就以幾億美金收購了它,利用資本做后面的增值空間,等到最后被大公司收購、賣出了幾十億,也得到不錯的收益。
美國對于biotech有多元化的買單方,但國內買單的還主要是二級市場的股民,也就是股票。瞿镕坦言:“美國對biotech的投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閉環,比如有增資的機構,還有大金主在后面等著并購?!?/p>
另外,美國這些基金的周期很多都是10年以上,其 LP會更穩定,不會過多干涉基金的投資行為。比較之下,中國綜合基金的經營周期一般為7年左右,專項基金大多是5年,有的專項基金甚至只有3年。而周期長的基金更愿意做長線的生意,周期較短的基金則更愿意追求短期變現。
“10年再退出,對它們來說已經挺長了,如果十幾二十多年才能退出,很多都等不起。”一位投資人這樣說道。
退出的背后還有投資邏輯的不同:美國的biotech在二級市場沒有多少流動性,即使它上市了,投資人也無法退出,那么就得等著它被收購,或者成長成大公司,但后來大概率也會被收購;中國還在延續二級市場的紅利,同是biotech但國內的流動性更強,估值也更高。
而形成這種對照更深層的原因,在于股市上到底是誰主要在投錢——中國二級市場上的散戶基數最大,但在美國股市則是投資機構,后者可能要更理性。這種理性主要表現在,只有biotech做出了真正好的產品,或者出現了重大進展,才會給估值一個較大的提升。
隨著醫藥領域估值的回調逐漸平緩,國內或許也會形成這樣層次分明的投資生態結構,投資機構們賺得自己所擅長階段的回報。
瞿镕預測,未來中國的資本會向兩段發展,一是去往后端,出現一些buyout基金(并購基金),賺規?;腻X;二是往前走,去找早期項目,甚至早到自己開始孵化biotech,這個時候機構的成本很低,一旦一家公司上市了,可能賺到幾十倍上百倍的收益。
波動還在繼續,可以肯定的是投資人們比去年要樂觀,但信心的重振仍然需要時間。而理性正在回歸,長期看來,市場會自動走向正確。但首先短期內要活下去,就得做好風險規避,才能幸免于難,不然“一個身高6英尺的人,也可能淹死在平均5英尺深的小河里。”
“悲觀者多半是正確的,但是成功的人一定是樂觀的。”正如斯道資本執行董事黃滔說的那樣,在去年最黑暗和低谷的時候,大家都堅信“信心比黃金重要”,而現在我們已經開始走上坡路了。
創新藥投資仍然有長期樂觀的底氣,最起碼在過去的七八年,政策、資本和人才的添磚加瓦,讓本土的創新藥市場蓋起了自己的地基。
現在到了醫藥創新的科創時代,這也意味著fast-follow很難、也不會再是行業的風向標或救世主,如今只有追求first in class/best in class才能走得穩,才能活得久。
本文作者:秘叢叢,來源:醫藥魔方(ID:yiyaomofang),華爾街見聞專欄作者,原文標題:《深聊6位投資人:憑什么覺得中國創新藥投資2023年會復蘇?》
標簽: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每日熱文:深聊6位投資人:憑什么覺得中國創新藥投資2023年會復蘇?
市場大概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更像是過度繁榮后的冷靜。
2023-05-07 13:45:26
-
-
智慧廣電第二屆生態合作大會舉辦 促進天津5G網絡服務擴展
主持人:昨天(0506)下午,天津智慧廣電第二屆生態合作大會在海河傳媒中心演播廳舉行。今年,天津廣電在全
2023-05-07 12:07:35
-
-
濃眉25分13板湖人127:97輕取勇士,2:1后湖人打進西決無人可擋 世界訊息
但是湖人由開局領先7分到落后7分,一切與濃眉無關,而是詹姆斯的離場,雖然拉塞爾三分手感火熱,但是湖人確
2023-05-07 11:38:12
-
-
幼師自我評價怎么寫簡歷_幼師自我評價怎么寫_環球百事通
1、寫作思路:客觀地寫出自己對于個人的評價,寫出自己的優缺點,寫出自己的性格特點。2、正文:本人積極樂
2023-05-07 10:46:43
-
-
每日看點!2023全國“行走大運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動在焦作舉行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王智華李俊鋒2023全國“行走大運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動今天在焦作舉行。據介紹,2023
2023-05-07 09:47:14
-
-
每日熱文:深聊6位投資人:憑什么覺得中國創新藥投資2023年會復蘇?
市場大概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更像是過度繁榮后的冷靜。
2023-05-07 13:45:26
-
-
管濤:中國經濟反彈是大概率事件,反彈高度和質量是決定人民幣強弱的關鍵
來源:財經智庫在5月6日舉行的 "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上,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
2023-05-07 13:52:19
-
-
環球最新:劉元春談中國復蘇新階段:應高度重視政策實施的底層邏輯
來源:財經智庫在5月6日舉行的 "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上,上海財經大學校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
2023-05-07 13:47:08
-
-
世界今頭條!此刻的你在誰的身旁(關于此刻的你在誰的身旁介紹)
1、《此刻的你在誰的身旁》是前男友、TaishengMusic演唱的歌曲,由前男友作詞作曲,收錄于專輯《此刻的你在
2023-05-07 13:07:12
-
-
“喝酒吃藥”行情重回?機構密集評級醫藥及大消費股!|全球今日訊
證券時報& 183;數據寶統計,5月1日至5日,64家機構合計進行3182次評級,1228家上市公司獲“買入型”評級(
2023-05-07 12:34:36
-
-
智慧廣電第二屆生態合作大會舉辦 促進天津5G網絡服務擴展
主持人:昨天(0506)下午,天津智慧廣電第二屆生態合作大會在海河傳媒中心演播廳舉行。今年,天津廣電在全
2023-05-07 12:07:35
-
-
國內首個!河南發布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管理規范-快播報
5月6日,記者獲悉,河南省地方標準《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管理規范》已由省市場監管局批準發布,將于7月27日
2023-05-07 11:42:48
-
-
姚洋:本輪技術創新或應用里中國已占據領先地位
來源:財經智庫 "對于中國的科技進步我還是比較樂觀 "。5月6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院長,中國經
2023-05-07 11:35:56
-
-
【時快訊】朱民:須密切關注銀行市場資產負債表的錯配問題
來源:財經智庫 "硅谷銀行的事件本身不是系統性風險,但是硅谷銀行的性質是系統性風險。 "5月6日,中國國際
2023-05-07 11:39:54
-
-
李稻葵:拼經濟、穩增長將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核心|環球即時看
來源:財經智庫 "拼經濟、穩增長將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核心。 "5月6日,清華大學弗里曼經濟學講席教授、中國經
2023-05-07 11:48:22
-
-
濃眉25分13板湖人127:97輕取勇士,2:1后湖人打進西決無人可擋 世界訊息
但是湖人由開局領先7分到落后7分,一切與濃眉無關,而是詹姆斯的離場,雖然拉塞爾三分手感火熱,但是湖人確
2023-05-07 11:38:12
-
-
天天熱點評!清燉土雞好聽的名字_清燉土雞
你們好,最近小品發現有諸多的小伙伴們對于清燉土雞好聽的名字,清燉土雞這個問題都頗為感興趣的,今天小活
2023-05-07 11:10:54
-
-
幼師自我評價怎么寫簡歷_幼師自我評價怎么寫_環球百事通
1、寫作思路:客觀地寫出自己對于個人的評價,寫出自己的優缺點,寫出自己的性格特點。2、正文:本人積極樂
2023-05-07 10:46:43
-
-
大眾CARIAD回應“高管層將被解雇 僅人事主管留任”:不予置評 天天實時
財經網汽車訊5月7日,據路透社報道,大眾集團將于下周解雇其軟件部門Cariad除一人外的所有執行董事會成員,
2023-05-07 10:32:38
-
-
天天通訊!工信部通報56款App(SDK)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
財經網科技5月7日訊,近期,工信部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群眾關注的生活服務、休閑娛樂、實用工具等移動互聯
2023-05-07 10:35:55
-
-
2023年一季度茫崖生產總值超20億元|今日關注
人民網西寧5月6日電?本網從茫崖市委宣傳部獲悉,經海西州統計局初步核定,2023年一季度,茫崖地區生產總值
2023-05-07 10:16:39
-
-
每日看點!2023全國“行走大運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動在焦作舉行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王智華李俊鋒2023全國“行走大運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動今天在焦作舉行。據介紹,2023
2023-05-07 09:47:14
-
-
陸挺:不需要加碼刺激力度,但現在不是退出寬松政策的時候 世界百事通
"目前中國經濟復蘇不在于貨幣財政政策寬松,而在于能否通過系列結構性政策再次鼓起民間信心,激發起民間積
2023-05-07 09:37:32
-
-
北京長治對口合作重點項目出爐_最新
北京市與山西省長治市建立對口合作關系以來,雙方在重點領域合作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日前從北京市召開的京
2023-05-07 09:09:56
-
-
消息!金價“越等越貴”,今年還要“狂飆”數百美元?
已連漲數月的黃金價格仍在繼續沖高!5月4日,國際黃金現貨價格一度沖上2079 67美元 盎司,刷新歷史紀錄。CO
2023-05-07 09:18:20
-
-
科大訊飛AI學習機實現學齡段全覆蓋,為不同年齡段孩子打造個性化學習
每到新的學期,家長們就會發出如何能讓孩子在新學期里養成自主高效的學習習慣這樣的靈魂拷問,其實,從實際出發,很多家長并...
2023-05-07 09:22:55
-
-
阿勒泰“雪都聯戶”打造智治模式_今日快看
□ 本報記者 潘從武□ 本報通訊員李慧玲車輛隨意???、垃圾亂堆亂放、公共設施破損、困難群體尋求幫助
2023-05-07 08:21:02
-
-
【特別有用】第17屆廣州國際臺球及配套設施展《觀展指南》!-每日播報
2023年5月10-12日,第17屆廣州臺球及配套設施展將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進行。本屆展會共設2個展館,2
2023-05-07 08:18:19
-
-
怎么燉兔肉好吃又簡單|當前頭條
關于怎么燉兔肉好吃又簡單的內容,包含清淡的燉兔肉怎么做好吃又簡單,做法圖解怎樣燉兔肉又爛又好吃兔子肉
2023-05-07 07:14:09
-
-
內訌、雙簧,還是戰略轉向?俄瓦格納首領威脅10日從巴赫穆特撤軍
烏克蘭東部城市巴赫穆特并不大,人口只有7萬左右。由于從去年夏天開始對這座城市的爭奪戰十分激烈又曠日持
2023-05-07 07:04:14
-
-
北京: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啟動
北京: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啟動
2023-05-07 06:38:21
-
-
北京冬奧組委財務收支報告公布 收入153.9億元 支出150.4億元
北京冬奧組委財務收支報告公布收入153 9億元支出150 4億元
2023-05-07 05:52:44
-
-
wps柱狀圖怎么做_柱狀圖怎么做
1、相信大家對excel都不會陌生,它是Microsoftoffice的三大辦公軟件之一,專門用來處理各種數據。2、一
2023-05-07 05:50:54
-
-
多面手!達米安:“我們做的很好且目標明確,理應獲...
多面手!達米安:“我們做的很好且目標明確,理應獲勝,拿到3分很重要。無論教練把我放在哪個位置,我都盡
2023-05-07 05:21:22
-
-
每日觀點:戴森新加坡電池工廠即將竣工:加速全球軟件、人工智能和產品開發
集微網消息,據eeNews報道,戴森將在新加坡開設下一代電池制造廠,并通過在菲律賓和英國布里斯托爾的新工廠
2023-05-07 04:15:04
- 局勢變幻莫測!中企海外并購資金六成流向這里
- 調研數據顯露主力布局意圖 103家公司被10家及以上機構調研 18只年報預喜股估值不足20倍
- 有銀行拉攏節日資金:春節前后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最多調高25% 春節效應顯現
- 工作報告:地方國企改革瞄準三大重點 混改仍是“標配”
- 2019年反洗錢將成支付監管重點 央行出手整頓支付違規
- 開年券商融資已超500億元 又有3家拋出定增預案 補充資本抵御風險增厚收益
- “頭號工程”:緊牽科創板“牛鼻子” 拉開資本市場改革大幕
- 2019年首月滬指上漲3.64%實現開門紅 三路資金助推回暖行情 呈現凈流入態勢
- 深交所:將對深成指、創業板指等指數編制方案進行修訂
- 科創板放開漲跌限制 將定價權還給市場 盡快形成合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