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農資

2018年聊城農調戶農資購買支出預計呈現增加態勢

    來源: 中國發展網  2018-05-11 13:36:02

  “90后”是一個被自媒體玩壞的群體,“自我”、“叛逆”、“非主流”、“佛系”等諸如此類標簽將“90后”塑造成拖延就業、跳槽率高、抗壓能力差的形象。出生于1991年的姚磊似乎完美避開了貼給“90”后的這些標簽,在他身上可以感受到的是一幅“老干部式”的認真嚴肅與務實。

  近期,山東省聊城市物價局對臨清市、莘縣、冠縣三個調查縣(市)45個農調戶2018年農資購買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農調戶預計農資購買支出增加。

  調查發現,45個農調戶戶均耕地面積7.11畝,戶均播種面積13.26畝,其中戶均糧食播種面積11.8畝,戶均人口數4人。據調查,預計2018年戶均購買農資總量為924.37公斤,比上年實際購買增加2.09公斤,增幅為0.23%;預計戶均農資支出金額3031.86元,比上年實際支出增加184.22元,增幅為6.47%。

  調查結果顯示1-4月份農資購買情況及農資需求結構具體表現為:2018年1-4月份農戶戶均購買農資量為526.67公斤,占全年預計購買量的56.98%,其中化肥447.44公斤、農藥2.35公斤、農膜2公斤、種籽74.88公斤,占本年預計購買量的比重分別為54.02%、35.82%、97.56%、85.65%。1-4月份戶均支出金額為1610.34元,占全年預計支出總額的53.11%,化肥、農藥、農膜、種籽支出金額分別為1101.07元、106.67元、22.95元、379.65元,分別占本年化肥、農藥、農膜、種籽預計支出金額的53.77%、37.33%、97.99%、56.25%。截止4月底,除農藥購買量及金額不到一半,其他農資戶均購買量及支出金額占全年預計購買農資量及支出金額比重均超一半,主要原因是大多農作物已播種或準備播種。

  預計戶均化肥、農藥購買量和支出金額較上年增加。原因:一是由于部分農戶調整種植結構,增加蔬菜種植面積,由上年戶均種植蔬菜0.46畝增加為本年戶均0.52畝,增幅為13.03%;二是由于化肥價格上漲, 1-4月份尿素已購買平均單價為2.04元/公斤,與上年1.7元/公斤相比,漲幅達20%;二銨價格也由上年平均2.76元/公斤漲為本年1-4月份的2.92元/公斤,漲幅為5.8%。

  預計戶均購買化肥量、農藥量分別為828.33公斤、6.56公斤,增幅分別為0.45%、1.39%;戶均支出金額分別為2047.8元、285.75元,增幅分別為9.95%、1.94%。

  預計戶均種籽購買量、支出金額較上年減少。由于蔬菜種籽用量難統計且蔬菜種籽用量較少,導致預計種籽購買量及支出金額下降。預計戶均種籽購買量為87.43公斤,戶均種籽支出金額為674.89元,較上年分別下降1.44%、0.74%。

  預計戶均農膜購買數量較上年減少,支出金額較上年增加。由于今年部分農戶棉花種植面積減少,導致戶均農膜使用量減少,預計戶均購買農膜2.05公斤,較上年下降4.65%。由于農膜價格上漲,由上年10.5元/公斤增加為本調查年度的11.42元/公斤,導致戶均支出金額增加,由2017年的22.58元增加為2018年的23.42元,增幅為3.72%。

  聊城市物價局在調查中發現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目前聊城市農資供銷網點中,個體經營戶占據大部分農資市場,有些經銷商為了牟取暴利,經常給農戶推薦價格較高的農資產品,增加農戶種植成本;二是在家務農人員大多文化底子薄,科學種植意識不強,選購農資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導致盲目用肥、用藥情況時有發生,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費,也給農村環境造成一定污染。因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力度,堅決打擊坑農、損農、害農行為,幫助農民增強識假辨假能力和維權意識,保障農民合法利益。

  二是積極引導農資經營企業實行連鎖經營,減少中間環節,同時保證質量,切實維護農民的經濟利益。

  三是農技部門加大宣傳指導力度,可以通過村務公開欄或者廣播等方式宣傳科學種植信息,指導農戶科學施肥、科學用藥;鼓勵農戶多施農家肥,發展有機農業。

  新洋豐肥業陜西咸陽經銷商 姚磊

   “90后”也可以很務實

  姚磊是新洋豐肥業的經銷商,當記者好奇一個法律專業畢業的學生為什么跨界農資時,姚磊自嘲:其實我是“肥二代”。姚磊回憶,在2003年我國還是供銷社供肥時,他家就已經開始了新洋豐肥料的經銷,到現在已經歷經新洋豐數代新產品的更新問世。也許是這樣耳濡目染的原因,盡管正式進入肥業經銷不久,姚磊對整個農業系統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姚磊告訴記者,在陜西土地流轉還沒有大范圍的展開,基本都是散戶種植。在種植結構上,蘋果類果樹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較廣,但因種植方式受限機械化程度低,在農忙季節就要大大提高人力成本。而近年農副產品價格連續走低,生產資料等成本不斷上漲,導致當前農業從業人員形成“38”、“60”部隊。(“38”即指“農村留守女性”,“60”即指當地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人。)

  務農利薄、農業從業人員斷層等問題給生產資料的經銷帶來不小的壓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姚磊采用大戶帶動小戶的模式。當前大部分的農戶主要靠經驗種植,缺乏科學的管理方法,“因為在同一個生態體系里,農戶們抱著要好一起好,要壞一起壞的心態,在生產資料的投用上往往向種植大戶看齊”。姚磊通過與種植大戶、種植能手合作打造示范田來帶動周邊農戶的參與。除此之外,他還針對不同地區的種植情況與成本投入能力采用分批逐步投放。姚磊說,在果實品質好,經濟效益高的地區就要協助農戶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農戶收入。在量產區就要穩定產量,在此基礎上穩步追求質量,做好重心調整。

  經營農資產品是一個良心事

  15年的肥料經銷經驗讓姚磊感慨:務農不易。經銷商從最開始的單純產品銷售到現在的配套服務一直處于壓力山大的競爭狀態。作為產品線的基層供應商,姚磊說,產品的質量不僅關系到廠商企業的聲譽更關乎農戶的生活。近些年,市場上出現不少假冒偽劣產品采用一些低劣的優惠價、送獎品等手段迷惑農戶,讓假化肥流入農田,傷害農戶種植積極性,給他們帶來經濟損失,破壞農業發展。為了避免農戶上當,姚磊每年都會與新洋豐廠商聯合舉辦各種活動普及真假化肥辨別知識。讓人頭疼的是,每年假化肥都會以不同面目出現,也就出現了農戶“年年都上當,當當不一樣”的現象。

  姚磊說,基層假化肥橫行,一是農民務農收入過低,不得不在意生產資料的投入,不良商家正是利用農戶的價格比較心理及對產品的辨識能力不足的現狀來欺詐農戶。當前農戶急需農技知識,而守護農戶的責任需要多方合力。新洋豐肥業市場總監韋萬成表示,守護農戶一是需要產品保護,新洋豐肥業致力于為農戶提供放心產品,更是在近年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為提高農戶收入提供產品支持。二是需要服務保護,新洋豐利用渠道優勢推廣讓成熟的服務模式真正落地,惠及農戶,營造良性的市場環境,讓農戶安心農業生產。

  既然做農資壓力那么大,為什么還要堅持?姚磊很坦誠的說,肥料是剛需類產品,做化肥至少暫時心里踏實。但最主要的是當給農戶帶去好產品,他們豐收時會很感激你,看你的眼神說話的語氣會不一樣,也許是心理作用,但這種獲得感讓人發自內心的快樂。

  在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每個環節的踐行都至關重要,而遍布全國的經銷商們處在離農戶最近的位置,他們的對農態度牽動著農業改革進程。如姚磊所言,做農資是一件良心事,正是這樣的農心所向才能換來農業的良性發展。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香瓜豐收香四方 產業致富富農家

香瓜豐收香四方 產業致富富農家

瓜農在香瓜收購點裝箱。 5月以來,邕寧區蒲廟鎮香瓜集中上市,日產量達1萬多公斤,吸引了各地客商爭相前來收購。 5月10日,在蒲廟鎮..

2018-05-11 12:31:15

水稻側深施肥技術機械首次集中展示

水稻側深施肥技術機械首次集中展示

日前,農業農村部在黑龍江建三江舉辦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集成示范活動,展示示范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應用成果,加快技術..

2018-05-11 11:29:11

東北一個產糧大縣的黑土保衛戰

東北一個產糧大縣的黑土保衛戰

數據來源為《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2017年7月,梨樹縣一塊試驗田中,王貴滿(右)在講解“黑土區免耕農作技術”。耕..

2018-05-11 10:30:16

河南百萬畝農田里的“啄木鳥”

河南百萬畝農田里的“啄木鳥”

“正陽!贝蛩庩犼爢T開著自己研發的自走式高地隙噴桿噴霧機打藥。牛超(左四)、謝超(右二)、方歡(左三)等人和他們的“正陽!贝..

2018-05-11 09:04:53

遼寧:營口法院一紙裁定讓阜新中院生效判決難執行

遼寧:營口法院一紙裁定讓阜新中院生效判決難執行

李宏偉和妻子因為討債過當涉嫌非法拘禁被判刑三年,他們走出監獄大門的第一個決定,就是選擇向法院起訴討回欠款,可是沒有想到的是,他..

2018-05-10 16: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