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大荔:金蛋蛋成了農民致富的錢串串
- 來源:人民論壇網 2018-05-25 13:22:38
據《大荔縣舊志》載:“……所產之棗,個大、皮薄、核小、肉厚、富彈性、味脆甜、液汁多而出名。康熙年間及已成為皇室貢品。”《大荔商業志》記載:“……有以當地紅棗為主料制成的著名小名吃‘棗饃糊',還有當地農民的順口溜:‘五月杏,六月桃,七月金錢要抓牢;八月蘋果九月棗,十月棉蒜安排好’,大荔冬棗所到之處,食者無不贊譽。”
大荔冬棗的栽培歷史悠久,西漢時,大荔縣沙苑一帶就栽植有棗樹。清乾隆時,鑿井灌田,已具規模。現今沙苑一帶,桃、李、棗、杏等各類果樹遍地,且紅棗的原生珍貴品種就達42個,這在全國棗區十分罕見,加之近年間引進的多個品種,大荔已然成為中國的“紅棗種質天然資源庫” 。
近年來,當地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引導當地群眾發展冬棗產業。2016年,全縣冬棗面積已逾35萬畝,掛果28萬畝,其中日光溫室冬棗3萬畝、春暖棚冬棗25萬畝,年產鮮冬棗35萬噸,春暖棚平均畝產值2.2萬元、日光溫室8萬元, 2017年全縣冬棗總產值37.5億元。
老百姓嘗到了冬棗產業的甜頭,種植冬棗的勁頭更大了。大荔縣政府為激發果農更大的種植動力并盡可能的引導冬棗產業化、規模化、科技化發展,該縣在安仁鎮黃河灘區成立了占地面積2萬畝的萬畝有機冬棗科技產業園,園區按照“政府扶持建園,合作社統一管理,農戶分戶經營”的運作模式,由縣林業局牽頭,整合相關涉農部門,完成園區水、電、路基礎設施,合作社統一技術,統一物資供應,統一銷售,農戶分戶收益。目前,園區已建成科技栽培示范區2000畝,創新示范區3000畝,標準化技術推廣區15000畝。2017年,園區掛果面積8000畝,產值突破億元,人均收入2.5萬元。
大荔縣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 成為G20杭州峰會特供水果,遠銷俄羅斯、加拿大等15個國家,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命名為“全國第三批農業生產標準化示范縣”,2007年獲“全縣十萬畝冬棗綠色產品基地認證”。大荔冬棗獲得了“地理標志性產品”,并躋身“2015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走向上海、杭州等40多個中心城市,成為高鐵、航空食品,遠銷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央企2017年在深度貧困地區實施扶貧項目1500余個
中央企業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不斷加大幫扶力度,結對幫扶、對口支援縣達79個,2017年實施各類扶貧項目1500余個,投入扶貧資..
2018-05-25 05:13:13
-
-
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考察天府國際農產品中心生
5月17日晚間,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一行冒雨來到開江稻法自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考察調研。尹力省長一行在公司產業園區先后調研了“稻..
2018-05-25 05:12:15
-
-
普洱春季農資質量抽檢全部合格
為凈化農資市場,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進行,普洱市相關部門組織執法人員加大對農藥、肥料、農膜等農產品的監管力度,對轄區內農資經營戶..
2018-05-25 05:08:34
-
-
重慶推動農資下鄉進村
5月23日,重慶市“2018年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在巴南區石灘鎮啟動。市農委組織了一批農業技術專家、農資執法人員和農資生產經..
2018-05-25 05:08:00
-
-
觀點:中國足球不行因為沒學習精神 自我創新是根本
中興公司是很牛的,也是令國人自豪的。它在國內同行中是佼佼者,在國際市場也占有一席之地。“中興風波”一出,人們才發現,自主創新..
2018-05-24 12:11:21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遼寧:營口法院一紙裁定讓阜新中院生效判決難執行
溫州一城市綜合體配套時隔7年仍成荒地 相關部門態度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 提高土壤科技支撐能力
安徽改廁:劣質產品在多地中標令人質疑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礦山整合被指涉嫌利益輸送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