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致富

“抽絲剝繭”成河南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新門路

    來源:新華網  2018-06-06 18:23:45

  “這幾天就要作繭了,正是轉場的要緊時候。”65歲的丁有成小心翼翼地走在山坡上,幾乎濕透的襯衣貼在后背,兩只手緊緊扶住頭頂的籮筐,里面是通身金黃色的柞蠶。

  擁有悠久養蠶史和數百萬畝宜蠶林地的河南省西部山區縣,近年來通過發展養蠶業帶動家住山區、有勞動能力,但年齡較大無法外出打工的貧困戶,在家門口養蠶脫貧致富。

  河南省魯山縣蠶業局和魯山縣仙女織工貿有限公司,在全縣范圍內遴選農民養蠶技術能手,有20多年養蠶經驗,總結出不少殺蟲、防鳥心得的丁有成脫穎而出。

  “五六十歲的農村人,沒有文化沒有技術,打工誰要?”已經是附近十里八鄉養蠶脫貧帶頭人的丁有成說,“現在,養蠶不難,政府資金補貼;賣繭不難,企業托底收購。我帶動9戶貧困戶,喊的口號是‘兩年脫貧,三年致富’。”

  “吃糧靠種田,花錢靠養蠶。”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區的南召、內鄉、魯山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農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廣泛流傳著這樣的說法。養蠶興盛時期,魯山縣擁有“十萬賣棉(絲)人”,南召縣“十萬大軍織壁毯”。

  南召縣蠶業局局長程興華說:“養蠶是一個短平快的項目,每年集中勞動時間大約3個月。去年,南召縣農戶養蠶、參與打工等共約1680戶,收入約1.25億元。”南召縣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三免費”政策:蠶坡免費,蠶種免費,技術指導免費。

  河南省財政、農業、保險等部門還把養蠶作為特色險種,省縣兩級財政負擔保險費的80%,蠶農負擔20%。河南省蠶業科學研究院也不斷加大育種、研發力度,秋蠶已經試養成功。

  魯山縣仙女織工貿有限公司在帶動農戶脫貧、成立蠶農合作社的同時,收購民間織機,挖掘手工織藝,不斷探索絲綢植物染配料技術,生產的純手工絲綢、圍巾、服裝、家紡等產品遠銷國外,供不應求。南召縣一些企業開始通過生物技術發展蛹蟲草等保健品。

  產業鏈條不斷拉長,新產品研發成功并受到市場歡迎,既為養蠶提供了穩定的市場環境,也成為當地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和政府招商引資的名片。圍繞“蠶-繭-絲-綢”的特色產業基地正在河南西部山區縣形成,化妝品、保健品等高科技產品也成為新的研發、投資方向。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俊仲號普洱茶系列產品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俊仲號普洱茶系列產品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公司總經理、法定代表人汪俊仲先生公司品牌其含義是取總經理汪俊仲先生之名,并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字號,故為“俊仲號”;經歷艱辛,公司生..

2018-06-06 15:19:47

西藏高原“藏香豬”落地福建大田縣

西藏高原“藏香豬”落地福建大田縣

近日,從西藏引進的雪域高原“藏香豬”在福建大田縣太華鎮繁育成功。藏香豬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豬種,屬野外牧養類,以食雜草和樹葉為..

2018-06-06 15:13:40

浙江路橋:食用菌秋種改夏 一舉兩得

浙江路橋:食用菌秋種改夏 一舉兩得

6月3日,臺州市路橋區瑞豐食用菌合作社里,菇農正忙著包裝金針菇,準備運往市場銷售。 近年來,該合作社走特色食用菌創新種植之路,..

2018-06-06 14:45:32

全國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預案印發

全國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預案印發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6部門正式印發《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今年小麥和稻谷怎么收?糧農該怎么賣?和..

2018-06-06 14:32:21

京津冀麥田天敵品種數量提升 有效減少病蟲危害

京津冀麥田天敵品種數量提升 有效減少病蟲危害

圖為農業工作人員檢查小麥 又快要到麥收的季節了,近日,北京市順義區馬坡鎮衙門村的何大爺像往常一樣到地里轉悠,忽然發現不對勁:..

2018-06-06 1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