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鄉村振興 因地制宜是關鍵
- 來源:第一農經 2018-05-18 13:48:21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地區的人們由于生活環境,歷史條件以及氣候等因素的不同,因此鄉村振興發展中也具有各自的獨特性。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說過,想要推動鄉村振興有序進行,那么就要因地制宜,科學把握各地的差異和特點,不能搞一刀切。確實,全國大力發展鄉村振興的歷史背景下,想要完成好鄉村振興這個任務,光靠“鄉村振興”這個口號是不行的,還必須針對各地的特色,因地制宜,進行特色發展。
鄉村振興
——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民族風情成“特色”。“鄉村不能沒了鄉土f味、民族味。”英州鎮母爸村黨支部書記陳飄說,為了保護黎族傳統文化,村里沒有統一蓋樓房,而是保留了村莊原貌,特色村寨融入民族圖騰,一村一景、一村一韻,游客可以體驗黎錦織造、釀山蘭酒、學做竹筒飯,感受原汁原味的黎族風情,還能讓黎苗文化以生產性方式得以保護。
在深度貧困縣河北康保縣,好生態變“特色”。縣長魏紅俠說,這里氣溫低、風沙大,種莊稼不行,卻有綠色養殖的好條件,疫病少、降成本。看中這里的好生態,龍頭企業乾信牧業落戶,“康保雞”長在草原深處,喝著弱堿水,吃著五谷飼料,品質讓人放心。一個產業帶動近千戶貧困戶脫貧。
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發力供給側,圍繞市場提質量。春分麥起身,河北隆堯縣后辛莊村大戶沈會彬細心察看苗情。“市場喊話,我們要跟上趟。”今年是沈會彬第三年種植優質專用小麥,500畝優質專用強筋麥,與普通麥相比,雖然產量沒增加,但平均每年能增收6萬元。在河北各地糧食生產示范片,原來的“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片”,已變成“小麥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這背后,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刻變革。
節本增效,農業生產再增“綠”。水稻第一大省湖南,今年興起綠色春耕,益陽市赫山區種糧大戶高東生說,上季油菜當綠肥,好品種加上生態耕種,售價也能高出好幾倍。在湖北監利縣一家合作社門口,張貼著“綠色補貼”告示:“使用有機肥種稻,合作社加價0.1元/斤”。發展綠色農業,老鄉得了實惠,農產品品質有保障。
農業發展正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今年,農業農村部開展“農業質量年”行動,新制定修訂農藥殘留標準1000項。國家實施質量興農戰略,10個省份作為試點,探索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示范,200個縣全面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
特色小麥種植
——堅持突出重點,補齊短板。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城市繁榮,也離不開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要大力補上農村農業短板,讓更多資源配置向“三農”傾斜。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深度貧困的河北阜平縣,食用菌成為扶貧“一號產業”。縣長劉靖說:“同樣種香菇,我們的氣候能四季出菇,錯季上市;同樣賣香菇,我們一棚菇能分出7等。”市場不愁,脫貧有奔頭。天生橋鎮龍王廟村的李春平說:“到出菇那幾天,白天黑夜都不敢合眼……辛苦沒白費,兩個大棚去年賺了4萬多元,甩掉了貧困帽。”
筑牢農村基礎。農村公路要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大力度,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帶去人氣、財氣。水電路氣房逐漸齊備,電視、寬帶陸續入戶,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越來越快。
現代農業與小農戶有效銜接。在山東東阿縣,一個阿膠產業惠及6萬貧困人口。龍頭企業與貧困戶建立“養驢產業共同體”,把毛驢當藥材養,一頭毛驢從出生到出欄,農民分紅8500元,更多農民實現“家門口賺錢”。
鄉村振興,因地制宜,要求各地干部在發展鄉村振興時,一定要把握住本地區的特點和優勢,不能邯鄲學步,看到別人怎么搞,自己就盲目仿效,其不僅耗費資源,同時也會導致失敗。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進行鄉村振興,將是未來各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重要關鍵點。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
-
有種農資APP強勢上線 打造農資銷售新模式
2018年5月18日,有種網對外宣布,其打造的國內首個直接面向農民的全自營專業互聯網農資銷售平臺——有種農資APP正式上線運營。據悉,該..
2018-05-18 13:42:54
-
-
舞泡打通線上線下融合的“致富路” 獲電商大咖手動點
5月14日,舞泡電商沙龍暨VIP客戶答謝活動在上海麗思卡爾頓酒店隆重舉行。活動特邀特工老師、三胖老師、袁方老師等多位業內知名講師,互..
2018-05-17 15:51:53
-
-
丁琪:做好“牛”文章 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有兩種味道,48歲的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上高橋鄉大寨村黨總支書記丁琪難以忘懷——窮的味道和本地黃牛肉的味道。上高橋回族彝族苗族鄉是..
2018-05-17 15:51:08
-
-
“物理農業技術”落地河北阜平
圖為周國海夫婦正在菇棚里作業“這LED補光技術還真靈1日前,筆者走進河北省阜平縣色領口村食用菌產業園區,菇農周國海夫婦正在采摘香菇..
2018-05-17 15:18:30
-
-
黑龍江黑河院士工作站促進大豆增產又增效
眼下正是東北大豆播種季節,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林豐農機合作社的地塊里,大豆播種機正在作業。側深施肥、播種、鎮壓保墑,一條龍作..
2018-05-16 15:08:28
最新快報
熱文榜單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溫州一城市綜合體配套時隔7年仍成荒地 相關部門態度
遼寧:營口法院一紙裁定讓阜新中院生效判決難執行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 提高土壤科技支撐能力
安徽改廁:劣質產品在多地中標令人質疑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礦山整合被指涉嫌利益輸送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