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農業新聞

小麥只澆“春一水”畝產也破千

    來源:農民日報  2018-05-29 08:34:16
   “經過節水鑒定,石麥15、石麥22、衡觀35、輪選103、邢麥7號、邯麥13、冀麥418七個小麥品種為黃淮麥區北片節水性較好的綠色小麥品種,在足墑播種、春澆‘一水’條件下,可實現畝產1000斤以上。”近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的國家小麥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推進暨華北麥區節水品種現場交流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東宣布了一批節水抗旱小麥品種。

    良種攻關開展以來,小麥攻關組圍繞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和傳統小麥種植灌溉水量大之間的矛盾,重點加快節水抗旱品種選育,為實現華北麥區節水穩產打下了基礎。

    少澆水緩解“漏斗危機”未來力爭全雨養

    眼下,正是小麥生長的關鍵期,然而過去每到這個時候,河北的麥農往往會犯難。“過去的品種不耐旱,整個生育期得澆兩三遍水,我們也知道水資源緊缺,但不澆不行啊。”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志清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志清向記者坦誠。

    的確,作為我國的小麥主產區,河北省小麥種植始終位于全國前列。據統計,河北省小麥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3500萬畝,近四年的平均畝產更是超過400公斤。長期以來,河北的小麥種植較為依賴灌溉水,澆灌次數多、水量大是主要問題,于是也就有了“頭水早、二水趕、三水四水緊相連,一直澆到麥開鐮”的俗語。

    但是,河北的水資源狀況卻決定了小麥不能隨意擰開“水龍頭”。河北本身就是資源型缺水省份,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和畝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的七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即便這樣,河北省的年用水量仍然將近60億立方米,超采率高達23%。在這之中,農業成為了用水大戶,而小麥的灌溉用水占比又超過了50%。

    水資源與需水量之間的極度矛盾,造成了地下水的過度開采。“目前河北省的地下水超采區面積已經達到6.7萬平方公里,并形成了多個漏斗區,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就有7個,嚴重威脅著華北地區的生態安全。”河北省種子管理總站站長張志剛表示。

    減少小麥的灌溉用水量,已經刻不容緩。如何實現小麥少澆水也能獲得穩定產量?育種家把目光放到了品種的水利用效率上。“通過在育種中篩選根系發達、葉片功能強等特點的品種,可以有效減少小麥的生育期需水量。”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果中介紹。

    因此,良種攻關的目標也就十分明確,加快培育推廣一批節水抗旱穩產的小麥新品種,做到“只澆‘春一水’,畝產也破千”。此次會議上發布的7個節水品種,已經具備了實現這一目標的條件。

    “實際上,節水品種和抗旱品種是兩個概念,節水品種的目標是只澆‘一水’,而抗旱品種的目標則是在全雨養的前提下確保穩產,也就是澆‘零水’。”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海波補充道。據了解,目前盡管全雨養品種距離大田生產還有一定差距,但已經有不少組合和試驗品種表現出了在澆“零水”條件下較強的抗旱性,實現華北水資源短缺地區小麥的全雨養指日可待。

    整合關鍵資源良種攻關加快選育進程

    其實,華北地區針對節水小麥品種的選育工作早就已經展開,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華北地區小麥的灌溉次數就從最早的五六次逐漸減少到三四次,但是距離“春一水”的目標還有不少路要走。

    “實現‘春一水’,對小麥的水利用效率要求非常高,需要較好的育種材料和針對性強的篩選過程。”小麥攻關秘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肖世和表示。而2014年開始的四大作物良種聯合攻關,則大大提升了節水小麥的育種進程。

    在組織機制上,小麥聯合攻關將25家科研院校和種子企業聚集在一起,共同發力。以此為基礎,小麥攻關組匯集各方資源,構建了覆蓋種質創制與發掘、品種選育、品系鑒定、生態區測試、示范與產業化五大環節的協同體系,并整合了23個鑒定點、48個試驗站和15家科教機構的科研力量。節水抗旱組還充分利用已有的國家抗性鑒定平臺,據統計,2017年攻關組在河北省農科院和河北大地種業實驗基地累計鑒定材料76份,有效拓寬了節水品種選育寬度。

    節水攻關的效果十分顯著,一批節水高效品種選育技術體系相繼完善。在石家莊市農科院,“水分調控垂直選擇”技術體系讓具有根系優勢的小麥能夠脫穎而出;在河北省農科院旱作所,“水旱交替定向培育綜合選擇”技術體系增強了選育過程的針對性;在滄州市農科院,“兩圃平行交替選擇育種”技術體系則有效加快了篩選速度。

    據計算,在良種攻關的促進下,目前華北麥區春季灌溉平均次數為2次,比過去平均節水超過30%,同時保證了小麥豐產不減產。而綜合考慮節約種子、電費、人工等方面成本,平均畝經濟效益增加100元以上。“依托良種攻關開展的節水抗旱小麥品種的選育和推廣,破解了華北漏斗區地下水超采難題,實現了小麥節水和高產穩產的統一,成為華北麥區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農業農村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秋表示。

    品種+補貼+技術河北累計壓采地下水24.5億立方米

    應該來講,節水小麥品種的推廣和應用,受益最大的還是河北省。“現在,有了節水品種,只澆一次水就夠了,一畝就能節水50立方米,產量還不低,再配上相應的栽培技術,合下來每畝能多賺120-160元。”高志清表示。高志清動員合作社農民,把3000多畝地中的2200多畝都拿來做節水品種示范,讓農民真切感受到節水品種帶來的實惠。

    “2014年以來,河北省加快了節水品種的推廣速度,通過‘品種+補貼+技術’的方式逐步落實。”河北省農業廳副廳長段玲玲介紹。

    在品種方面,河北省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在人工模擬干旱棚和田間自然抗旱兩種環境試驗鑒定的基礎上,還將抗旱鑒定指數高低作為品種能否通過審定的重要依據,審定品種的抗旱性必須達到中等及以上。2014年以來,河北省累計推廣節水品種73個,面積達到2200萬畝。

    在補貼方面,河北省優先安排和重點支持小麥節水品種培育和良種擴繁推廣,對審定的節水品種推廣面積達到50萬畝以上、種植面積在全省前10位的品種選育單位和個人給予一次性獎勵。2014以來,河北省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9.39億元,充分調動了節水品種的選育和推廣積極性。

    在技術方面,河北省針對冀中南高產麥區、冀北麥區、黑龍港流域麥區三個不同生產類型區,集成推廣綜合節水技術體系,并在9個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縣設立節種、節水、節肥、節藥技術攻關田。“我們通過抓示范方,帶動市縣鄉,進而帶動形成了1000個節水小麥示范村。”段玲玲說。

    據了解,2014年以來,僅節水小麥這一項,河北省壓減地下水的開采量就達到24.5億立方米,占到河北省全部壓采目標的30%。今年,河北省節水小麥品種的推廣面積更是超過了2700萬畝。下一步,河北省將通過引導小麥育種方向由限產節水向穩產節水轉變,力爭3~5年內再培育出10~15個突破性的節水小麥品種。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為什么要辦農技師證?有什么用?農資經銷商注意了!

為什么要辦農技師證?有什么用?農資經銷商注意了!

農技師資格證是職業技能的憑證;是針對擁有農業相關職業技能的經銷商和勞動人員的證;是從事農藥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經營所必備的證。 ..

2018-05-29 05:32:43

金誠集團在福建福鼎的赤溪村引入有機水稻種植

金誠集團在福建福鼎的赤溪村引入有機水稻種植

近日,金誠集團旗下金誠農業來自日本的農業專家們來到了福建福鼎的赤溪村進行實地考察。通過多方溝通,金誠農業已將有著米中貴族之稱的..

2018-05-29 05:27:38

揭陽海大與廣州軍區牛田洋部隊農副業基地簽訂百噸項目

揭陽海大與廣州軍區牛田洋部隊農副業基地簽訂百噸項目

日前,揭陽海大飼料有限公司(簡稱“揭陽海大”)與廣州軍區牛田洋部隊農副業基地(下稱“牛田洋基地”)簽訂合同,成為該基地魚蝦生..

2018-05-29 05:26:50

二手車業務要想做好,經銷商集團得知道這些關鍵點|

二手車業務要想做好,經銷商集團得知道這些關鍵點|

2017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達到1240.09萬輛,再創新高。國內二手車年銷量已經接近新車年銷量43%的水平,并且一直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中國..

2018-05-28 13:26:20

四川向竹經濟強省轉變 一片竹林致富一方農民

四川向竹經濟強省轉變 一片竹林致富一方農民

原標題:四川向竹經濟強省轉變一片竹林致富一方農民游客在四川省宜賓市蜀南竹海風景區游玩。本報記者鐘華林攝今年初,四川省發布《關于..

2018-05-28 13: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