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海水稻“高新技術路線圖”已初獲形成
- 來源:第一農經 2018-06-06 04:40:20
今年以來,我國進行了海水稻的首次大范圍試種,海水稻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近日,袁隆平院士表示:海水稻“技術路線圖”已獲形成。這標志著我國海水稻研究已步入快速軌道,今后的研究速度將會一日千里,海水稻品種的最終選種工作將很快到來。
據悉,全球現有6%以上陸地面積受鹽堿危害?筛刂校19.5%的水田和2.1%的旱地已受鹽堿危害。在東南亞國家,每年有上百萬公頃的適宜水稻種植土地,因鹽堿化而棄種。我國有15%的水田受不同程度鹽害影響。隨氣候變化、海平面提升、排灌系統不合理,及富含有害鹽分的底層巖石等因素,全球鹽漬化土地面積仍將不斷擴大。
“啟動海水稻研究和鹽堿地稻作技術推廣,對實現我國‘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和確!袊娘埻胍欢ㄒ嗽谧约菏掷铩膽鹇阅繕,具重要意義。我國有15億畝鹽堿地,其中約2億畝具備種植海水稻的條件。將雜交海水稻研究作為我們未來雜交水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不僅可提高我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也能解決越南、孟加拉等國海水入侵造成稻谷失收的問題。”湖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柏連陽告訴記者。
2016年,袁隆平在海南省三亞市召開的首屆國際海水稻學術論壇上,宣布啟動海水稻研究。截至目前,團隊采用常規技術結合分子育種,獲得了一批產量較高、抗性較好的耐鹽新組合。2017年利用培育出的耐鹽堿雜交稻組合,在不同鹽堿度的土壤、不同生態區進行了栽培試驗。如,2017年,在山東即墨市試種了120畝“湘兩優900”,土壤鹽堿度在0.6%左右,驗收畝產量達396公斤。在青島雜交海水稻小面積試種,初步測產每畝620公斤,顯示出了雜交海水稻在海水稻研究中的優勢。
未來,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擬圍繞雜交海水稻研究,在海水稻資源利用與機理研究、親本創制與組合培育等方面力爭形成原創性自主知識產權成果,并形成雜交海水稻技術體系,引領國際雜交海水稻發展。具體包括:
以雜種優勢利用技術為主,綜合利用遠源雜交、突變誘導、分子育種等現代育種技術,培育耐鹽堿不育系和恢復系,選育優質高產雜交海水稻;
建立種質資源庫和高通量表型檢測平臺,為海水稻育種提供材料、數據與技術支持;
對鹽堿脅迫下的水稻細胞形態構成、礦物質營養元素吸收利用、不同生育時期鹽害差異等方面開展生理學研究,為海水稻品種選育提供理論基礎;
針對所選育的海水稻,配套豐產高產栽培技術與鹽堿地改良措施,通過農業信息化、遙感技術,提高肥料、農藥和水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種、土、肥、水等各生產要素協調配合。在不同類型鹽堿地進行規模化稻作改良示范,建立適應不同氣候區域、水土條件、種植制度的綠色可持續生產模式。
袁隆平稱,為開展雜交海水稻研究,中心已進行了充分的前期準備。中心擁有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稻國家工程實驗室等三大國家級研發平臺,具備成熟的載體構建、遺傳轉化、基因檢測、基因表達分析、分子標記選擇等技術體系,和溫室、網室、中試基地等可供海水稻試驗的基本設施。截至目前,中心團隊廣泛進行了耐鹽堿品種資源收集,通過苗期水培、不同鹽度灘涂試驗田種植,篩選出具備一定耐鹽堿性的種質60多份;利用耐鹽品種回交培育出雄性不育系12個、優良父本36個、雜交水稻組合89個,今年正在鹽堿地種植并進行耐鹽堿性狀鑒定;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創制出耐鹽新品系6份。
海水稻的研究將使我國的鹽堿地得到更多的利用,提高我國糧食總產量,對于世界糧食安全意義重大,今年海水稻實驗不僅在我國展開,應迪拜邀請還在迪拜沙漠地區進行了試種,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麥田里的守望者 “智慧農業”顯高效
圖6月2日,技術人員介紹物聯網大數據監測系統。 圖6月2日,技術人員查看田間監測管理系統。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元瑞農業科技公司..
2018-06-05 11:47:04
-
-
大名縣城管上演暴力執法恐嚇民工
近日,本刊接到群眾舉報,2018年5月29日上午10時,在大名縣南環路,五得利面粉第七廠對面一處建筑工地,來了一伙自稱是大名縣城市管理和..
2018-06-05 11:36:53
-
-
安徽麥收“會戰”確保顆粒歸倉
6月3日,在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楚店鎮宋徐村,渦陽縣“小麥提質增效綠色生產萬畝示范片”麥浪滾滾,遍地金黃,一派豐收景象。 眼下正..
2018-06-05 11:30:14
-
-
“互聯網+”菜市場 采購流程更透明
原標題:“互聯網+”菜市場采購流程更透明 近日,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智慧便民市場正式營業。這是一家依托“互聯網+”技術運營的智能..
2018-06-05 11:23:19
-
-
四川塔山鎮“小藤椒”農戶畝均收入5000元
5月30日,四川省三臺縣塔山鎮宏獅村一名婦女在采摘新鮮小藤椒供應火鍋店。 今年,塔山鎮流轉山坡棄耕地,帶動農民種植藤椒3500余畝,..
2018-06-05 11:08:17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遼寧:營口法院一紙裁定讓阜新中院生效判決難執行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溫州一城市綜合體配套時隔7年仍成荒地 相關部門態度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 提高土壤科技支撐能力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安徽改廁:劣質產品在多地中標令人質疑
濟南章丘區農業開發項目公示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礦山整合被指涉嫌利益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