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夏糧有望獲得豐收
-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2018-06-08 05:15:52
芒種已至。農諺講,芒種芒種,連收帶種。截至6月6日,全國夏糧收獲近五成。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情況和專家實地調查分析,今年夏糧仍是一個豐收年。夏糧的主體是小麥,夏糧豐收為保障口糧絕對安全奠定了基礎。
從夏糧產量的構成因素看:一是面積穩中略減。預計夏糧面積4.08億畝,較上年持平略減。二是單產持平略減。影響今年夏糧單產的主要是兩個因素:一是冬前苗情較差,群體不足,影響畝穗數。二是低溫凍害。4月初,黃淮北部等地出現強降溫天氣,正值小麥幼穗分化的關鍵時期,導致局部麥田幼穗受凍,穗粒數減少。
今年夏糧獲得好收成,得益于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和農業生產,也得益于各地各級農業部門堅決貫徹中央部署,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努力穩定和優化糧食生產。一方面,政策引導作用明顯。盡管今年國家調低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0.03元,但托底作用明顯,小麥市場價格保持穩定,農民種麥收入預期穩定。另一方面,科技支撐作用加強。小麥是三大糧食中技術集成度最高、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作物,特別是黃淮海地區形成了一套以機械作業為載體的農機農藝融合、綠色生態環保的技術模式,提高了小麥生產科技水平。此外,主產區反映,今年小麥生育期內光溫水匹配總體較好,利于小麥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
今年夏糧生產有幾個顯著特點:一是生態種植加快。華北和新疆塔里木河地下水超采區調減小麥面積200多萬畝。西南西北調減條銹病菌源區小麥70多萬畝。二是優質比例提升。市場緊缺的優質強筋弱筋小麥面積占30%,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三是節本增效顯著。集成推廣節水、節肥、節藥等綠色技術模式,促進節本增效。節水小麥品種面積達到20%,比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其中,河北節水小麥品種占比超過50%。
當前,已進入“三夏”大忙時節。農業農村部將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堅定穩定優化糧食生產目標不動搖,加強指導服務,落實關鍵技術,努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一是精心組織跨區機收,搞好機具調度,提高機收效率,實現顆粒歸倉。二是切實抓好夏種夏管,加快播種進度,擴大適播面積,提高播種質量。特別是指導黃淮海地區調減部分低產夏玉米,擴種夏大豆。三是全力抓好防災減災,發布預警信息,推進科學抗災,確保安全度汛和農業生產安全。當前突出抓好黑龍江、內蒙古等地抗旱工作。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北區休閑農業為鄉村振興添彩
本報記者芳旭 漫步在城北區街道,綠樹成蔭,山水園林相得益彰,商貿設施日臻完善,高檔寫字樓鱗次櫛比、街區盡顯民族團結..
2018-06-08 04:29:39
-
-
內蒙古農業大學等獲得“智慧教學試點項目”單位
6月2日,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集寧師范學院、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獲評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
2018-06-08 04:23:57
-
-
高通前CEO創辦5G技術公司,繼續尋求收購高通
高通公司(Qualcomm)前首席執行官保羅·雅各布(PaulJacobs)正與兩名高通前高管共同創辦新公司,并將專注于研發下一代無線技術。 圖:..
2018-06-07 17:45:03
-
-
潤欣科技:技術型分銷就是在精準的賽道奔跑
潤欣科技最新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業績的增長,主要受益于公司持續增加在無線連接、射頻和傳感器領域的研發投入,在智能家居、圖像傳輸..
2018-06-07 17:42:58
-
-
李軍:泡在村民中 摸出致富路
原標題:李軍:泡在村民中摸出致富路 與村干部在黨員活動室商討。冶曉剛攝 用工單位與貧困戶簽訂勞動合同。冶曉剛攝 6月4日,當..
2018-06-07 17:25:51
俊仲號普洱茶系列產品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山西長治:潞安集團司馬煤業強占合作社租賃土地引糾紛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遼寧:營口法院一紙裁定讓阜新中院生效判決難執行
溫州一城市綜合體配套時隔7年仍成荒地 相關部門態度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 提高土壤科技支撐能力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安徽改廁:劣質產品在多地中標令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