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樹棒“打”糍粑 木香米香相得益彰
- 來源:重慶日報農村版 2018-04-12 11:49:25
糍粑因口感糯滑、口味清香,備受人們的喜愛,成為一種常見的食物。巴南區豐盛鎮十字街有一位農婦,正是靠著這小小的糍粑,成為當地的“名人”。
這位農婦就是田芳,她靠著賣糍粑蓋上了三層樓的新房。如今46歲的田芳,不僅有做不完的糍粑訂單,每年有10余萬元收入,還不用外出打工,照顧了家里的老人、小孩。
女承父業 一做就是20年
近日,筆者走進豐盛鎮十字街田芳的家時,她正在和70歲的父親一起做糍粑。
將浸泡好的糯米倒入木甑子里,旺火蒸1個小時。揭開裝有30斤糯米的大木甑子,蒸氣騰騰而起。
“熟了,可以打了。”田芳舀出一小勺糯米嘗了一下,然后將熟糯米倒進石碓窩。
父女倆一邊喊著有節奏的號子聲,一邊拿起圓形木制糍粑棒,對著糯米使勁敲打。一下又一下,糯米被捶成一團,又粘在木棒上,拉得老長。
“捶好以后,冷卻一會兒就可以捏了。”隨著田芳和父親的“嘿哈”聲,石碓窩內散發出陣陣清香,綿軟勁道的糍粑,就打好了。
“我做糍粑生意有20年了,手藝是跟父輩學的。”田芳告訴筆者,父親那一輩就開始打糍粑賣,自己從小就傳承這門手藝,他們家的糍粑非常軟糯香甜,以前就賣得不錯,豐盛古鎮開街后,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這讓她家的糍粑飄香在外。
手工制作 糍粑品質特別
“好香!里面都放了什么好東西?”正在田芳店鋪前購買糍粑的游客李女士好奇地問道。
田芳接過話茬:“原材料本身沒什么特別,就是用的本地糯米,主要是制作糍粑的全過程都是靠手工操作。”
田芳告訴筆者,在打糍粑之前,要先挑選出飽滿的糯米進行浸泡,浸泡兩天后,將瀝干的糯米倒入木甑子里,用旺盛柴火蒸熟;蒸熟后就開始打糍粑了,“碓窩”是用石頭做的,用枇杷樹棒不停地搗窩子里的糯米,等到糯米全變成團,看不見米粒,而且很黏時,就打好了。
用枇杷樹棒是有講究的,因為枇杷樹木質細密、硬度適中,用來打糍粑再合適不過。最重要的是,枇杷樹棒有一種自然的清香,遇上米香,會有一種相得益彰的糅合感。
“黃豆、芝麻、花生米合制而成的糍粑粉都是手工制作,要用小碾子細細磨好。糍粑打好后,裹上粉,壓平、切塊就可以吃了。”田芳介紹,糍粑的吃法有很多樣,可以烤著吃、蒸著吃、油炸吃,無論哪種吃法,都香噴噴的,令人口水直流。
市場青睞 一年收入10萬
“我從1995年開始打糍粑賣,23年了!”回想起多年來的堅持,田芳有太多的感慨。
最開始,主要是在豐盛鎮趕集的那一天做,從凌晨忙到大天亮,一天能賣200來個。
花好蝶自來,貨好不愁賣。由于田芳的糍粑完全由手工操作完成,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糍粑清香可口的原味,并且價格也不高,一塊錢一個,因此深受市民青睞。回頭客多了,托人帶的也多了,田芳家的糍粑總是供不應求。
到現在,就不光是趕集的時間忙了,游客也越來越多,僅靠在家做糍粑,去年她就收入10余萬元。
“每天的糍粑都是一個不剩地賣完,從沒有剩貨。”田芳說,現在不僅在店內銷售,她還學會了在微信上賣貨。去年,學會線上銷售不久的她,線上營業額就突破了2萬元。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中國農牧業開發平臺,開啟移動互聯新世界
環顧全球農業強國,不管是以精致高效農業著稱的以色列,還是以農業生產組織先進的日本,亦或是農業科研、金融、物流綜合服務體系完備的..
2018-04-12 11:40:21
-
-
攜手西湖龍井原產地,打造高品質惠民茶品
4月的杭州春意盎然,西子湖畔美若天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在這一刻得到完美的驗證,而今年的春天對于茶葉愛好者來說似乎更有看..
2018-04-12 11:28:28
-
-
楊柳青鎮創招商引資“百花齊放春滿園”新局面
內容提要:一年之計在于春,只爭朝夕謀開局。招商引資始終是經濟工作的主抓手,是我鎮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春季以..
2018-04-12 08:53:52
-
-
萊城區牛泉鎮上峪村民種上了“致富花”
4月11日,在萊城區牛泉鎮上峪村金銀花種植基地,村黨支部書記畢經海和基地負責人畢永杰正在查看金銀花長勢。近年來,上峪村引進藥用價值..
2018-04-12 08:26:21
-
-
銅川市農業系統招商引資項目工作座談會召開
市農業局迅速貫徹落實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第5次黨組(擴大)會議精神,4月10日,全市農業系統招商引資項目工作座談會在新區召開。市農..
2018-04-11 14:04:48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天津西堤頭鎮涂料廠整改不驗收卻等來限期搬遷通知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河南鞏義:G310鞏義段改建工程驚現低分高價中標 到底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稀有印度寬距蘭“現身”大圍山自然保護區
冬日登峨眉金頂 享童話般銀色世界
石林彝族撒尼刺繡培訓助推非遺傳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