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特色養殖養對牛走對致富路
- 來源:第一農經 2018-04-12 11:51:35
隆安縣南圩鎮的鑾正村,真的是貧困的“有理有據”,當地土地貧瘠,石漠化現象還非常嚴重,四面只有大山,對于普通村民來說只能看天吃飯,這貧困也就沒辦法,但精準扶貧之后就不同了,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下農戶有了集體利益,村里因地制宜的發展肥牛產業,最后不斷壯大,村民也靠著養牛,慢慢增加收入。
第一書記田軼來到鑾正村伊始,就走訪調研了解村里經濟情況,而后立即召集村委領導班子及群眾代表,討論分析鑾正村脫貧攻堅主攻方向。“村里幾乎家家養牛,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因此,我們決定以黨員帶動成立合作社的方式發展養殖業,把育肥牛產業作為發展重點。”田軼說。
覃小松的想法和田軼一拍即合,很快村里的育肥牛專業合作社注冊成立了。通過將權屬村委的內鑾屯育肥牛養殖基地的牛舍免費安排給合作社社員養牛,對非合作社社員養殖戶則按一定比例收取租金出租,鑾正村逐漸探索形成了“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育肥牛模式,既解決了養殖戶沒有養殖場地的問題,又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了全村育肥牛產業的發展。
提起養牛,不得不說說鑾正村村主任覃小松這位“牛”主任。早在15年前,覃小松就發現市場上肥牛賣得貴,瘦牛則便宜多了。抓住育肥牛這一致富商機,覃小松逐漸成為村里的養殖大戶。“脫貧的路千萬條,適合自己本村的才是好路子。因為我們村地處山區,地少貧瘠,只適合種植玉米之類的農作物,所以應該發展養殖業。”覃小松說。
目前鑾正村有14名黨員加入育肥牛專業合作社,帶動全村380戶發展育肥牛850頭,其中貧困戶206戶,養殖育肥牛357頭,占全村貧困戶的84.08%,養殖戶年發展育肥牛增收4736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4萬元。目前,該村進一步擴大場地建設,帶動更多貧困戶參與集中養殖實現增收脫貧。
田軼告訴記者:“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后,通過黨支部引領和村合作社帶動,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提高了養殖戶的養殖技術水平,增強了他們抵抗自然、市場風險的能力,村集體經濟成了帶動農戶增收脫貧的新動力。”
在育肥牛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田軼和村干部們還把村里養雞大戶和養鴿大戶聯合起來,成立了隆安縣飛翔養殖專業合作社,將“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入養雞、養鴿產業中,讓村集體經濟隨著特色養殖產業壯大而壯大,再反哺產業發展,進一步激發村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村民李覃松告訴記者,在村集體的支持下,去年他從外地買來雞苗,養到1斤左右時再賣掉,一年收入就有四五萬元。
鑾正村的“牛”路子正是我市脫貧攻堅工作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縮影,去年,我市發展村集體經濟財政補助資金增至每個貧困村50萬元,所有貧困村基本確定了“3+1”個特色產業。其中,317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萬元以上,占全市貧困村總數的75.3%。
可以說只要有心在下基層的干部帶領下靠著對貧困村量身定制的特色產業和對村集體經濟的大力扶持,貧困戶有動力村里有產業,這脫貧也就成眼前的事情了。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中國農牧業開發平臺,開啟移動互聯新世界
環顧全球農業強國,不管是以精致高效農業著稱的以色列,還是以農業生產組織先進的日本,亦或是農業科研、金融、物流綜合服務體系完備的..
2018-04-12 11:40:21
-
-
攜手西湖龍井原產地,打造高品質惠民茶品
4月的杭州春意盎然,西子湖畔美若天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在這一刻得到完美的驗證,而今年的春天對于茶葉愛好者來說似乎更有看..
2018-04-12 11:28:28
-
-
楊柳青鎮創招商引資“百花齊放春滿園”新局面
內容提要:一年之計在于春,只爭朝夕謀開局。招商引資始終是經濟工作的主抓手,是我鎮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春季以..
2018-04-12 08:53:52
-
-
萊城區牛泉鎮上峪村民種上了“致富花”
4月11日,在萊城區牛泉鎮上峪村金銀花種植基地,村黨支部書記畢經海和基地負責人畢永杰正在查看金銀花長勢。近年來,上峪村引進藥用價值..
2018-04-12 08:26:21
-
-
銅川市農業系統招商引資項目工作座談會召開
市農業局迅速貫徹落實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第5次黨組(擴大)會議精神,4月10日,全市農業系統招商引資項目工作座談會在新區召開。市農..
2018-04-11 14:04:48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天津西堤頭鎮涂料廠整改不驗收卻等來限期搬遷通知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河南鞏義:G310鞏義段改建工程驚現低分高價中標 到底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稀有印度寬距蘭“現身”大圍山自然保護區
冬日登峨眉金頂 享童話般銀色世界
石林彝族撒尼刺繡培訓助推非遺傳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