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致富

西秀區:產業村長“電亮”玉石村脫貧致富路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18-05-31 12:13:02

電力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先行官”,近年來,隨著農村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電力需求日益增加,為使農戶用上舒心電,供電部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金,加速農網升級改造,助力村村寨寨奔小康。

安順市西秀區東屯鄉玉石村屬于一類貧困村,全村現有人口438戶,2300人。根據《百企派掛“產業村長”助推脫貧攻堅行動方案》,安順市郊供局工會副主席吳學謙掛任玉石村“產業村長”。吳學謙告訴筆者,還沒到玉石村的時候,就已經在私底下做足“功課”,詳細了解到玉石村的用電難題,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讓農網改造升級成為貧困村脫貧攻堅的“加油站”,如何助力農民走上精準脫貧的小康路。

來到玉石村的第一天,還沒來得及熟悉環境,吳學謙就馬不停蹄來到村委辦公室與村支兩委對接扶貧工作。吳學謙說:“由于玉石村常年導線老化、導線截面小、末端電壓偏低、供電質量差等問題,用電高峰期給農戶用電及農業生產造成了有電器難用電的困擾,供用電矛盾較為突出,而末端電壓低成了玉石村經濟發展的‘攔路石’”。吳學謙深知眼下最棘手的就是要堅持把電力扶貧作為破解農村發展瓶頸的首要工作來抓,著力改善農村電網,為助推玉石村脫貧奔小康提供電力支撐,讓農戶從“用上電”到“用好電”,讓脫貧產業有充足電力保障。

專業幫扶,改善村組電壓質量

為解決這一難題,吳學謙向上級部門反映后,安順市郊供電局2018年計劃在玉石村投入94.58萬元進行農網改造升級,著力解決玉石村電壓不合格、配變容量不足和低壓線路覆蓋不夠問題,滿足玉石村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助推精準扶貧和產業發展。其中,一期工程投資45.785萬元,增容原有變壓器,絕緣化改造全村低壓線路,將原有裸導線改為截面較大的絕緣線,解決原配變容量不足、低壓導線截面小、覆蓋不足、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項目建成后,全村低壓線路全部為絕緣導線,農戶戶均配變容量達2千伏安,確保電壓穩定性和供電可靠性,電壓質量達標,農村用電更加安全,施工已完成形象進度60%;二期工程投資48.79萬元,覆蓋其余自然村,目前正在開展施工和監理招標。

據玉石村村主任介紹,玉石村今年來大力發展大棚種植產業與溫氏生豬養殖產業,壯大村級經濟發展,逐漸擺脫貧困的帽子,并以產業扶貧為主要手段,讓貧困人口參與扶貧,讓貧困資金惠及貧困群眾,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實現所有貧困戶脫貧的目標,讓玉石村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來到玉石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格外顯眼的大棚,玉石村村主任黃小牛說他們現在有蔬菜種植基地、食用菌種植基地、溫氏生豬養殖基地,每110頭豬能帶動4戶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元,采用地暖養豬,可晝夜保持地面溫度,解決了地面與空氣的潮濕,減少了仔豬下痢,提高保育豬的成活率和肥豬出欄率,地暖必須保證持續不斷地供電。農村產業發展對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都要求較高。

站在玉石村村委門前,環顧四周,群山環繞,油菜花遍地。吳學謙指著遠處一排排整齊的大棚基地給筆者介紹起來,顯然他對這里的情況已了然于心。“不過,現在感到擔子更重、責任更大。”吳學謙也因為這個新的身份而更加忙碌,採訪時,他的手機不停地響。

駐村幫扶以來,吳學謙都要積極收集村委和村民的訴求,幫助解決實際用電困難。

多方奔走,協調發展種植產業

每次吳學謙都要跟同事到大棚為用電設備“把脈問診”,并根據氣象部門預報,抓住天氣變化過程中的冷熱變化現象,對用電設備進行實時監控,對現場發現的老化、絕緣破損的線路及用電設備及時協助整改到位。同時,面對面指導種植戶應對突發性停電故障,耐心細致宣講大棚內安全用電注意事項和正確使用漏電保護器等相關知識,引導大家安全用電,解決在用電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為蔬菜大棚、生豬養殖用電提供可靠保障。

今年玉石村引進了大棚種植的新品種——巴西菇,產于巴西、秘魯等地,巴西菇中含有18種氨基酸,總量為30.87%,對人體十分有益,且具有降血脂、美容養顏、滋陰壯陽和調節人體免疫等功效,在國際市場十分走俏,極具種植價值,其抗癌效果為食用菌之首,有神奇的養身治病功能。

“現在烘干房也搭建好了,就等著烘干房通電了,我們從原種的制作,到巴西菇的生產和烘干,以及銷售,都是自己包辦。”玉石村的村主任黃小牛高興地說道。

遠遠就能看見菇農們忙碌的身影,這幾天她們正忙著配料、整理棚內衛生。

該村新建了50個高標準食用菌大棚,大棚內全部安裝空調和加濕器,對大棚進行循環通風,控制棚內溫度和濕度,為菌種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增加食用菌種類,縮短生長期,提高食用菌的質量和產量。新型大棚耗電量大,對供電可靠性要求高,需新建供電線路和變壓器。針對該村巴西食用菌大棚種植基地新建的50個高標準食用菌大棚急需在7月份通上動力電問題,吳學謙同基建部人員深入現場計算大棚用電負荷,制定供電方案,組織施工單位現場測量,計劃4月底完成供電線路的架設,保證了大棚用電需要,努力為菇農增收致富創造良好的用電環境。據悉,每個棚的年產量是8000-10000斤,一年的收益將在200萬元左右。

“不能選擇等待和抱怨,而是要行動起來。”沉得下身,靜得下心,吳學謙現在工作很順手,也獲得了東屯鄉政府和村支兩委的高度評價:“吳村長不是來‘打醬油’,是干實事的,脫貧致富離不開電力。”

玉石村來了個“供電村長”,因為他的到來,爭取到好多項目和資金,因為他的到來,供電兄弟們都來幫忙。吳學謙說:“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辜負群眾的期望,希望通過自己努力,讓大家的生活徹底脫貧致富奔小康。” (楊航)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山西介休農民端起致富蘑菇“新飯碗”

山西介休農民端起致富蘑菇“新飯碗”

“還有半個月又能收菇哩157歲的張文玉老漢笑得合不攏嘴,種雙孢菇一年半,老兩口已經收入十幾萬元了,放在過去想都不敢想。張文玉所在..

2018-05-31 10:47:28

河北威縣:構筑鄉村振興的“梨想”之地

河北威縣:構筑鄉村振興的“梨想”之地

威縣依托梨產業帶,連續舉辦三屆梨花節迷你馬拉松、半程馬拉松比賽昔日的沙荒灘涂,今日處處梨果飄香;過去貧瘠的土地,如今呈現出一片..

2018-05-31 10:29:36

河北推出40條“夏納涼”系列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

河北推出40條“夏納涼”系列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

從河北省農業廳獲悉,為貫徹落實今年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精神,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游產業鏈,..

2018-05-31 05:17:45

陜西省農業廳廳長文引學到商洛調研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陜西省農業廳廳長文引學到商洛調研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陜西省農業廳廳長文引學在商洛龍飛秦嶺生態農業公司農特產品專營店調研 陜西省農業廳廳長文引學實地查看商州區板橋鎮農產品質量安..

2018-05-31 05:17:06

杞縣郭玉峰 情系百姓做農資甘做扶貧“孺子牛”

杞縣郭玉峰 情系百姓做農資甘做扶貧“孺子牛”

炎炎夏日,河南杞縣陽?北村貧困戶孫世國的心頭卻比天氣更熱,因為玉峰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的郭玉峰總經理又給送來六袋金沂蒙生物有機..

2018-05-31 05: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