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致富

承德青年農村致富帶頭人王雪松

    來源:承德日報  2018-06-06 18:26:03

  總有夢想會花開

  ——記承德青年農村致富帶頭人、承德同創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王雪松

  和大多數農村青年一樣,為擺脫貧困,他背井離鄉,求學、創業,經百折而不撓。因為懷揣著回報家鄉的夢想,他最后選擇放棄城市,返回農村,做了山村致富的帶頭人。他就是年僅35歲的王雪松,返鄉創業10年間,帶領承德縣劉杖子鄉劉杖子村群眾產業脫貧,發家致富,并于2016 年被共青團承德市委評為“青年農村致富帶頭人”。

  夢想扎根家鄉土壤

  “上大學的時候,每一次放假回家,望著那每一條巷道、每一道梯田,我都感到一種鞭策,必須好好學習,不但為了我自己,還為了生我養我的那片土地。”

  山里的百姓,出門就是上坡下嶺,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王雪松深知農民的窮苦,所以從小就勤奮好學,喜歡鉆研。2002 年,王雪松進入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動物科學專業學習,主攻經濟動物專業,同時完成了經濟管理、飼料檢測檢驗、特產加工等興趣科目。

  畢業后,王雪松進入東北最大的飼料企業從事技術部服務經理工作,深入生產第一線,幫助養殖企業解決棘手問題。因為勤奮好學,企業領導看出他是個好苗子,準備把他留下提拔重用。

  2008 年的一天,王雪松在下班途中路過一處建筑工地,偶遇一群農民工圍著老板討薪。人群中,王雪松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是老家的一個同村人,看到家鄉人在討薪,他的心里五味雜陳。

  回到宿舍,王雪松給父親打了個電話,說起這件事。“咱農村人掙點錢不容易啊!沒錢,沒本事,只能靠苦力!你有能耐了以后可不能忘了鄉里鄉親的,能幫一把,就不能退后半步!”

  那一晚,父親的這句話始終回蕩在王雪松的耳畔,同時內心深處也有一個響亮的回應:“爸!我一定記住您的話!”

  第二天,王雪松做出了一件讓公司領導和同事都感到震驚的事——辭職。公司領導的誠心挽留和晉職加薪沒能動搖王雪松回鄉創業的信念,當天他就坐上了回家的火車。

  不是沒有糾結、動搖過。走出大山,到外面去闖世界,對年輕的王雪松曾是莫大的誘惑。但這種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他的心還是深深系在故鄉的土地上。

  “上學時,我就有一個夢想,希望能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服務村民鄉親,帶領大家走出一條致富的道路。”王雪松的眼中充滿堅定。

  熱血澆灌夢想花開

  萬事開頭難。王雪松雖然有知識、有技術、懂管理,但創業的艱辛,還是讓他感到巨大的壓力。

  “放著高薪工作不干,回到山溝里養雞,你是不是傻啊?”

  “有能耐的都往外走,是不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

  因為養殖蛋雞不僅投入大,而且風險性高,如果失敗了就會面臨傾家蕩產的境況。在籌集資金、建設廠房初期,家人和鄉親的質疑、嘲諷,時時困惑著王雪松。

  “選擇了就要承受。”實現夢想的道路注定曲折,不過在王雪松看來,點燃夢想后,就要堅定地在踐行夢想的路上走下去。

  王雪松一面做家人的思想工作,一面做深入市場調查,蛋雞養殖的市場現狀行情、銷售等,有時甚至要到幾十公里外上網查詢信息。缺少資金,他東借西借,說盡好話。建設雞舍,他和工人一起和泥壘磚。投放雛雞,防疫疾病,他整天整宿地泡在雞舍里,吃飯睡覺也沒離開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嘗盡創業艱辛之后,王雪松終于開始收獲。

  2009 年10 月,王雪松的養雞場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了30 萬元,并于同月投產,購進雞苗3000 只,僅4 個月后,這3000 只雞苗成長為蛋雞并順利出售,一年后就賺了10 萬元。企業由最初的1 棟雞舍、2000 只雞,逐漸發展壯大,并初具規模。2015 年9 月,王雪松成立了承德同創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蛋雞養殖走向了規范化、規模化。公司飼養的海蘭褐、京紅、京粉等優質雞種在滿足承德市場需求的同時更遠銷北京、唐山等地,生產的雞蛋烹食鮮嫩、綠色無公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目前,公司已經累計投資800 余萬元,占地20 多畝,飼養蛋雞達到10 萬只,營業額達到1000 萬元。(記者孫濤)

  不忘初心再譜新篇

  樸實的老百姓,最知道他做了什么。張福存在建設雞舍初期就跟隨著王雪松,現在他逢人就講,這個年輕人不簡單,歲數不大魄力卻不小,換作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現在,在劉杖子村乃至鄉里,王雪松算得上是一個成功人士了。但他并沒有忘記自己選擇這條路的初衷。從第一次擴大養殖規模到現在,王雪松總是優先聘用本村的鄉親,特別那些家庭困難的人,他的養雞場解決了大部分本地村民的就業問題。

  “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這還不夠,除了自己繼續做大做強,還得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家致富奔小康!”

  王雪松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村民發展養雞沒資金,他墊付;沒技術,他手把手地教;沒銷路,他負責統籌銷售。特別是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王雪松積極配合鄉里、村里脫貧攻堅。公司主動吸納本村貧困人口10 余人就業,年收入達3 萬余元。2018年公司自動化廠房建成后,將帶動貧困戶100 人以上實現產業脫貧,現在已經與78 戶貧困戶達成入股意向。

  最初在心里替他捏把汗的長輩們,心里的擔子也都放下了。在共同見證了他創業的艱辛后,個個打心眼里對他豎起了大拇指:這個孩子,讓人服!

  “最近正努力將公司規模進一步擴大,剛剛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養雞系統,實現清糞、抓蛋、通風、濕度調節等自動化控制,年底蛋雞養殖將達到30 萬只,實現營業額3000 萬元以上。”年輕的王雪松信心滿滿。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俊仲號普洱茶系列產品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俊仲號普洱茶系列產品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公司總經理、法定代表人汪俊仲先生公司品牌其含義是取總經理汪俊仲先生之名,并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字號,故為“俊仲號”;經歷艱辛,公司生..

2018-06-06 15:19:47

西藏高原“藏香豬”落地福建大田縣

西藏高原“藏香豬”落地福建大田縣

近日,從西藏引進的雪域高原“藏香豬”在福建大田縣太華鎮繁育成功。藏香豬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豬種,屬野外牧養類,以食雜草和樹葉為..

2018-06-06 15:13:40

浙江路橋:食用菌秋種改夏 一舉兩得

浙江路橋:食用菌秋種改夏 一舉兩得

6月3日,臺州市路橋區瑞豐食用菌合作社里,菇農正忙著包裝金針菇,準備運往市場銷售。 近年來,該合作社走特色食用菌創新種植之路,..

2018-06-06 14:45:32

全國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預案印發

全國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預案印發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6部門正式印發《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今年小麥和稻谷怎么收?糧農該怎么賣?和..

2018-06-06 14:32:21

京津冀麥田天敵品種數量提升 有效減少病蟲危害

京津冀麥田天敵品種數量提升 有效減少病蟲危害

圖為農業工作人員檢查小麥 又快要到麥收的季節了,近日,北京市順義區馬坡鎮衙門村的何大爺像往常一樣到地里轉悠,忽然發現不對勁:..

2018-06-06 1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