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觀點

觀點:從“五化”入手落實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來源:技能中國  2018-05-17 15:56:44
提示 技能培訓制度的目標任務是,實現培訓對象普惠化、培訓資源市場化、培訓載體多元化、培訓方式多樣化、培訓管理規范化。而落實好這項制度的關鍵,就在于要吃透“五化”內涵。 吃透“五化”內涵 2018年4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我國將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以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高質量發展。5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酚煽傮w要求、構建終身技能培訓體系、深化職業技能培訓體制機制改革、提升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能力、保障措施等五部分組成。《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并推行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勞動者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就業創業和人才成長需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目標任務是,實現培訓對象普惠化、培訓資源市場化、培訓載體多元化、培訓方式多樣化、培訓管理規范化。大規模開展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力爭2020年后基本滿足勞動者培訓需要,努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的高技能隊伍和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筆者認為,落實好這項制度的關鍵在于吃透“五化”內涵,并循序漸進地加以落實。 第一部分 對“五化”內涵的理解 培訓對象普惠化要求對全體勞動者全覆蓋并提供均等化的基本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國家統計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640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2462萬人。全國農民工總量28652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7185萬人,本地農民工11467萬人。根據普惠化要求,我國基本職業技能培訓理論上應該逐步實現對7.7億勞動者的全覆蓋,而且服務的是勞動者職業生涯全部。近期工作重點應是抓好農村轉移勞動者、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企業高技能人才、退役士兵等重點人群的培訓。 培訓資源市場化的核心含義是堅持需求導向,按照競爭擇優原則,“以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社會資源市場化培訓為主要供給”形式,廣泛調動全要素培訓資源,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培訓載體多元化強調的是在繼續強化公共培訓機構供給的基礎上,注意發揮企業、民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社會組織等載體的作用,協同做好職業技能培訓工作。 培訓方式多樣化強調的是,以提高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目標,鼓勵培訓方式百花齊放。在目前廣泛應用的師帶徒培訓、一體化教學、模塊化教學等形式的基礎上,大力推廣“互聯網+職業培訓”模式,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移動智能終端等信息網絡技術在職業技能領域的應用,提高培訓便利化和可及性。 培訓管理規范化強調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對培訓對象、培訓過程、培訓質量、資金使用等進行全方位監管,實現職業技能培訓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 第二部分 加深對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工作的原則理解 建立和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是一項涉及多主體參與、多環節聯動和多渠道資金籌集的龐大職業技能素質提升工程。實施好這項制度必須發揮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協調指揮作用,必須發揮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培訓機構等多方作用來共同完成。為保障多主體的協調聯動,《意見》明確了促進普惠均等、堅持需求導向、創新體制機制、和堅持統籌推進四方面的工作原則。四大原則是一個有機整體,各有側重又相互銜接。 促進普惠均等原則是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建設的核心目標。它強調基本職業技能培訓服務要立足于普惠性、均等化,要面向人人,不能有任何歧視。 堅持需求導向原則體現了職業技能培訓的基本規律。要想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防止低效無效培訓現象的產生,培訓機構必須首先找準需求,然后根據需求開發課程、安排師資、教學、考核等。衡量職業技能培訓有效性的尺子,主要看培訓以后學員的職業能力提升情況和就業創業成功率。 創新體制機制原則既是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也是職業技能培訓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總量約為1.65億,僅占就業人員總量的20%左右,高技能人才只占6%左右。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與建設人才強國、制造強國需要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缺口。目前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中主要難點有三個,一是培訓質和量方面的問題,二是發展環境方面的問題,三是資金投入方面的問題,都需要通過改革創新來逐步解決。 堅持統籌推進原則是方法論層面的要求。推動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建立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在配套政策制定、管理體制構建、激勵機制完善,以及培訓內容選擇、培育機構確定、師資培養、考核評價等諸多方面和環節上,都要注意統籌推進。在出人才的同時,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發展的制度體系和社會環境,協調做好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這篇大文章。 第三部分 采取多方面政策措施推動“五化”目標落實 《意見》從構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深化職業技能培訓體制機制改革、提升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能力、保障措施等四個方面規劃了推動“五化”目標落實的政策措施。 (一)強化配套政策和組織實施體系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抓手 《意見》從六個方面提出構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一是完善終身技能培訓政策和組織實施體系,二是圍繞就業創業重點群體廣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三是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全面加強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四是適應產業轉型升級需要著力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五是大力推進創業創新培訓,六是強化工匠精神和職業素質培育。上述六方面都很重要,是一個有機整體。從落實制度建設的大局出發,完善配套政策和組織實施體系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政策是“綱”,其他具體工作是“目”,“綱”舉才能“目”張。國務院出臺的《意見》標志著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有了頂層設計框架,中央各部門的配套政策和地方的落地政策措施及時出臺,才能使制度逐步落地實施。 組織實施體系是制度實施的體制保障。再好的制度設計,缺乏組織實施體系或者實施體系不給力,也將是空中樓閣。各級政府有關部門都應該加快本轄區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組織實施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明確其職責職能并配備必須的資源。 (二)激發社會力量辦學和勞動者學技能兩個積極性是機制改革的難點 在推進職業技能培訓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意見》從建立市場化社會化發展機制、技能人才多元評價機制、培訓質量評估監管機制、技能提升多渠道激勵機制等四方面進行了部署。四方面的發展改革都很重要,當前最為緊要的是第一方面和第四方面的改革。 建立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發展機制,其目的是加大政府、企業、社會等各類培訓資源優化整合力度,提高培訓的供給能力。政府將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大力發展民辦職業技能培訓作為政策取向。鼓勵企業建設培訓中心、職業院校、企業大學,開展職業訓練院試點工作,為社會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鼓勵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行業人才需求發布、就業狀況分析、培訓指導等工作。政府補貼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全部向具備資質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開放。 建立技能提升多渠道激勵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勞動者學習技能的積極性,引導其憑技能創造財富、增加收入,憑貢獻享受各種優惠政策和職業榮譽,使其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此外,《意見》還從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服務能力建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教學資源庫建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基礎平臺建設、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公共財政保障、多渠道籌集經費、進一步優化社會環境等方面進行了部署安排,以切實推動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的構建和制度落實。 建立并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既有重大政治意義和直接經濟意義,也有廣泛的社會進步意義,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及千秋。職業培訓工作者應抓緊學習《意見》精神,悟透其中要旨,結合自身崗位努力踐行推動。 (作者:張宗輝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丁琪:做好“牛”文章 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丁琪:做好“牛”文章 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有兩種味道,48歲的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上高橋鄉大寨村黨總支書記丁琪難以忘懷——窮的味道和本地黃牛肉的味道。上高橋回族彝族苗族鄉是..

2018-05-17 15:51:08

“物理農業技術”落地河北阜平

“物理農業技術”落地河北阜平

圖為周國海夫婦正在菇棚里作業“這LED補光技術還真靈1日前,筆者走進河北省阜平縣色領口村食用菌產業園區,菇農周國海夫婦正在采摘香菇..

2018-05-17 15:18:30

黑龍江黑河院士工作站促進大豆增產又增效

黑龍江黑河院士工作站促進大豆增產又增效

眼下正是東北大豆播種季節,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林豐農機合作社的地塊里,大豆播種機正在作業。側深施肥、播種、鎮壓保墑,一條龍作..

2018-05-16 15:08:28

連云港市農委舉行農產品生產經營技術人員培訓班

連云港市農委舉行農產品生產經營技術人員培訓班

為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生產技術人員專業素質,不斷提升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加強生產單位內..

2018-05-16 12:01:52

鎮遠縣農業局召開縣委第二巡察組巡察工作動員會

鎮遠縣農業局召開縣委第二巡察組巡察工作動員會

5月14日,縣農業局召開縣委第二巡察組巡察工作動員會,會議由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劍勇主持,縣委第二巡察組全體人員、該局全體干部職工..

2018-05-16 11: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