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長效政策促綠色發展
- 來源:農民日報 2018-05-03 12:00:52
日前,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辦了第三屆現代生態農業研討會,其間還發布了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等單位聯合完成的《中國生態農場典型案例調查報告》,舉辦了“天勝農牧杯”創新創業競賽。會議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每到專家分享沙龍環節,臺下聽眾提問踴躍,內容涵蓋技術、政策、市場信息以及經營策略。記者在現場感受到,生態農業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先行者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帶來了極大鼓勵,從業者的心態正在由“要我試”到“我要做”轉變。
黨的十九大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也要求將鄉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生態經濟優勢,提供更多更好的綠色生態產品和服務,促進生態和經濟良性循環。黨中央的戰略部署給生態農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全社會對生態農業的重視也愈發強烈。
的確,由于我國農業資源長期透支、過度開發,資源、環境兩道“緊箍咒”越繃越緊,拼資源、拼投入的傳統老路已難以為繼,迫切需要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提高農業生產布局與環境匹配度。這一變化已成為社會共識,成為眾多農業從業者的主動追求。
據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理事長王衍亮介紹,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生態循環農業探索工作,先后2批建成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縣100余個,帶動省級生態農業示范縣500多個,建成生態農業示范點2000多處,探索形成了“豬-沼-果”、“四位一體”、稻魚共生、林果間作等一大批典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近年來,進一步加大試點示范力度,在全國相繼支持3個生態循環農業試點省、10個循環農業示范市、283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啟動建設了13個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已基本形成了省、市(縣)、鄉、村、基地五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帶動體系。
耕者用心,食者安心
——讓鴨子為食品安全背書
參加研討會的黑龍江省五常市川北道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方永江向大家分享了他的“鴨-菌-稻”模式,即通過在稻田養鴨、種木耳實現農業資源循環利用,生產出優質農產品。
方永江說,鴨子在水稻種植過程中起到了五大作用:一是除草,鴨子在田間覓食和嬉戲,除草率能達到95%左右。二是除蟲,水稻返青后正是潛葉蠅產卵期,成蠅飛來產卵就會被鴨子吃掉,被吃掉的還有負泥蟲和二化螟成蟲。三是培肥地力,鴨子糞便氮肥含量很高,能起到很好的二次追肥和培肥地力作用。四是渾水,鴨子在稻田里游弋,上下攪動,增加了水中的氧氣。五是根部修剪,鴨子捕食時會把稻子的浮根咬斷,使水稻根須扎到更深處,充分吸收土壤中的營養。
在他的眼里,每畝稻田投放的13~14只鴨子,不但是水稻種植的好勞力,而且還是水稻質量安全的背書者,因為鴨子在用了農藥的稻田是不能存活的。以“耕者的用心換取食者的安心”,體現了生態農業的本真。
到了7~8月份,鴨子撤出,富硒黑木耳掛到水稻田。此時秋高氣爽、晝夜溫差大,水稻田里產生大量的露水,可供應木耳水分,同時水稻遮陰為木耳營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水稻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氣,而木耳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兩者正好互補。木耳生長的載體是鋸末和麥麩,也是很好的有機質,木耳采摘后,載體回填到田中,能起到增加有機質作用。
方永江表示,在傳統農業基礎上增加科技含量,在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不減產,土壤有機質不降低,黑土層不變薄不下降,促進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的平衡,從而解決了糧食產量、食品安全、生態保護與農民增收之間的矛盾。
到了會議茶歇時間,方永江立刻被人群簇擁起來,有人要求合作、有人提出技術咨詢,還有“高人”幫他點撥未來……
垃圾沒了,耕地肥了
——小蚯蚓帶來大變化
來自山東省濟南瓦力農業科技公司的劉芳在這次創新創業競賽中榮獲了唯一的一等獎。她通過養殖蚯蚓,消納了方圓30公里內的農業廢棄物,生產的蚯蚓糞銷往全國各地。
經歷過商海起伏的劉芳曾經在家侍弄花花草草來“療傷”。她偶然發現,施用蚯蚓糞后,沒精打采的花草很快變得精神抖擻了。專家告訴她,“一斤蚯蚓糞,至少能頂10斤農家肥。”
劉芳隱約感覺到這是一條新的創業之路。她所在的淄博市臨淄區皇城鎮是全國聞名的蔬菜種植基地,西紅柿、西葫蘆等采摘后,剩下的菜葉、秸稈成了令人頭疼的垃圾。而蚯蚓最喜歡食用菜葉、秸稈和畜禽糞便。她和她的團隊將收集的秸稈經過機器粉碎,與牛糞按照一定比例攪拌給蚯蚓喂食,只需20多天,一堆畜禽糞便和秸稈就能變成蚯蚓糞。“自從用上蚯蚓糞,西紅柿產量提高了,還能提前上市,口感也好很多,大棚里幾乎沒有死棵現象。”西紅柿種植戶付建村說。
劉芳介紹,蚯蚓能處理農業廢棄物、生活垃圾,產出高級有機肥;能作為飼料用于家禽養殖,喂食蚯蚓的鴨蛋市場價高達3元一個;還可提取蚓激酶,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以前村里的蔬菜秸稈填滿了溝,臭遍了村,現在全部拉去喂了蚯蚓,蚯蚓糞又成了種菜的好肥料,真沒想到!”皇城鎮小鐵佛村黨支部書記吳文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連連稱奇。
在競賽中的提問環節,劉芳給大家算了一筆賬:農村秸稈資源豐富,獲取成本很低,畜禽糞便的價格跟蚯蚓糞肥市場價格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在綠色生態理念下,優質有機肥的銷路是不發愁的。她的項目路演獲得了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短期項目多,長效政策少
——生態農業需要加快推進制度性建設
一家一戶難以發展生態農業。各地的生態農場一般先要建設物質循環系統、水循環系統、生態平衡系統。但這些系統的建設都帶有公益性質,難以獲得資金上的回報。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季語氣堅定地對記者表示,生態農業完全可以做到優質高產,只是其中的生態科技應用必定會造成農產品成本的提高,應該享受政策的傾斜。
河南安陽農科院研究員劉慶生表示,當前作物的同一性嚴重,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比如在中原地區,應該把單一的小麥-玉米生產模式改為小麥-谷子、小麥-大豆等種植模式。另外還應該在農田周邊及邊角地、墳墓、林下栽植景觀花帶和生物緩沖帶,為害蟲天敵和授粉昆蟲提供棲息地。不過這樣一來,也有可能造成經營成本的提高。
寧波市海曙區勝豐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朱升海對生態農業創業者的困難認識深刻:一是品牌建設難,需要長期投入,持續維持信用;二是產品銷售難,進入市場競爭力弱,銷售渠道成本高;三是吸引人才難,因為農業效益不高,就業環境艱苦。但是生態農業創業者的素質要求還很高,一般人難以勝任。要懂經營管理、生產技術、項目申報……
大家認為,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當前面臨大好機遇,但挑戰也很嚴峻。綜合起來看,一是種養加工產業發展不協調,使區域種養業失衡,導致資源變成了污染源。二是生態農業補償制度滯后于生態農業建設實踐。三是生態農業技術模式難以落地,尚未建立標準化的操作指南,農戶在生產中難以操作。
中國生態學會副理事長駱世明教授考察比較了多國生態農業現狀。他認為,我們在農業生產領域往往是有項目就有補貼,對生態影響考慮不充分。生態農業往往是單一扶持項目多,長效政策少;原則陳述多,具體規定少。而在歐盟,農戶只要符合綠色農業政策就獲得相應的政府補貼,比如保留5%的永久草地、符合作物多樣性布局要求等;美國密西西比州制訂的《農業最佳管理措施手冊》,具體規定非常細致,我們是否也可以由相關協會牽頭制定一系列生態農業規程呢?或者一個省甚至一個市出臺一個生態農業具體操作、具體補貼細則呢?生態農業建設已經到了加快推進制度性建設的時候了。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秘書長高尚賓在會上表示,國家已經印發了《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下發了《關于實施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的通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下一步還會進一步健全綠色發展制度,強化綠色科技支撐,實施一批綠色發展重大行動。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政協委員張建華實名揭露鳳臺法官劉福彥 徇私舞弊
一間房子先后賣給兩個人,為了辦理房產過戶購買的雙方又先后訴訟,但其中一方在法院的幫助下房產順利過戶,3月26日,這間有爭議、尚在訴..
2018-05-03 11:42:28
-
-
江西全南:探訪高山地區蔬菜種植
在江西全南縣中寨鄉中坑村蔬菜聯產聯銷種植基地,農民在韭菜地里進行田間管理(4月24日攝)。在江西全南縣江禾田園蔬菜智能中心,工人在..
2018-05-03 11:13:29
-
-
農資農技送下鄉 春耕備耕有保障
4月3日上午,縣農業局、供銷社、婦聯、人力社保局等部門來到泉溪鎮,開展春耕備耕“五送”活動。 在活動現場,農業局開展了創建浙江..
2018-05-02 13:40:20
-
-
永安:備好農資助力生產
4月24日,永安市青水畬族鄉三房村村民林應凱正忙著卸化肥。眼下,谷雨時節已過,青水畬族鄉的田間地頭,忙碌的村民隨處可見,大家把鄉..
2018-05-02 13:39:52
-
-
農業休閑園櫻花油菜花競相開放 成市民踏青好去處
“五一”假期,寧河區齊心、北辰區青水源等農業休閑園區的櫻花、油菜花競相開放,成為許多市民假日休閑、踏青、賞花、健身娛樂的好去..
2018-05-02 13:38:05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天津西堤頭鎮涂料廠整改不驗收卻等來限期搬遷通知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溫州一城市綜合體配套時隔7年仍成荒地 相關部門態度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河南鞏義:G310鞏義段改建工程驚現低分高價中標 到底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礦山整合被指涉嫌利益輸送
安徽改廁:劣質產品在多地中標令人質疑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