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謀人的高效節水農業“賬本”
- 來源: 新華網 2018-04-23 17:18:25
“ “一省水、二省肥、三省農藥、四省工、五省成本、六增收,放水不用扛鋤頭。”說起高效節水農業,元謀縣元馬鎮清和社區黨委書記錢永林一臉的興奮。
這幾句通俗好記的順口溜是錢永林自己編的,也是當地人對高效節水農業的切身感受。
位于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帶的元謀縣,資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為了緩解這一問題,2013年開始,元謀將清和社區列為農業綜合水價改革項目示范區,投資488萬元建設節水灌溉工程,從水庫接入主管道埋至田間地頭,同時配備支管、智能水表、滴管帶等配套設備,改漫灌為滴灌。幾年間,項目工程設施不斷改造升級,受益農田面積也不斷擴展。
記者前往清和社區田間探訪時,正趕上村民楊海清正在澆地。“只需將水卡往田間的智能水表上一刷,咔嚓一聲就開始放水,啥都不用管了,回家吃頓飯再來刷卡關閉都不耽誤事兒。”楊海清喜孜孜地向記者示范了這一操作。
楊海清所說的放水,指的正是滴灌。據了解,漫灌一畝地要用水600至800立方米,滴灌一畝地用水量僅為160至240立方米。除此,與漫灌相比,滴灌一畝地化肥農藥用量也可節省30%。
據了解,在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帶動下,2017年清和社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4057元。目前這一節水灌溉項目已擴展到元謀縣11.4萬畝農田。
清和社區康家村小組村民余樹云,近年主要以種葡萄為生。談起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余樹云“獲得感”滿滿。他告訴記者,原來用地下水澆地一塊多一立方米,受水資源制約不敢多種地,現在用水庫的水滴灌九毛錢一立方米,經濟效益好了很多。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比起前幾年漫灌來,種一畝葡萄水費能省五六百元,肥料大概能省一千元,只水費、化肥這兩項,種一畝地就能省出至少一千五百塊錢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這給余樹云吃了“定心丸”。2017年他種了5畝葡萄,收入30多萬元。2018年,余樹云一下子將葡萄種植面積增加到了8畝。
“高效節水灌溉,水用起來方便經濟了;土地承包穩定,人更加安心放心了,地種起來更加省力省工省時,效益也好了很多,所以今年又多包了一些地,干勁越來越足!”余樹云欣慰地說。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袁隆平2個新夢想:18噸/公頃水稻已有技術
袁隆平“五一”將至,88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此時仍在三亞南繁基地上忙碌。這位在人類反饑餓史上寫下光輝一頁的科學家,未敢..
2018-04-23 09:15:11
-
-
【觀點】一味突破邊界的滴滴美團,正在不斷打碎來之
原標題:【觀點】一味突破邊界的滴滴美團,正在不斷打碎來之不易的品牌認知題圖來自:視覺中國2018年以來,TMD的事故就沒斷。新華網用“..
2018-04-23 08:04:26
-
-
霍邱縣宋店鄉農民卞世龍創業致富不忘濟困
現年39歲的霍邱縣宋店鄉磚店橋村廟唐組農民卞世龍曾經因為家里人均只有幾分地,收益過少,而不得不另謀生活出路。于是,他初中畢業后..
2018-04-23 08:02:53
-
-
我國4個項目被正式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當地時間4月19日,位于意大利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召開了第五次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國際論壇。來自我國的4個項目在論壇上獲得了全..
2018-04-20 16:49:44
-
-
先正達與大疆農業、廣源益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9日,先正達公司與大疆農業、廣源益農公司在哈爾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探索和開發符合我國植保飛防行業需求的產品,讓中國..
2018-04-20 16:37:48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天津西堤頭鎮涂料廠整改不驗收卻等來限期搬遷通知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溫州一城市綜合體配套時隔7年仍成荒地 相關部門態度
河南鞏義:G310鞏義段改建工程驚現低分高價中標 到底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礦山整合被指涉嫌利益輸送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稀有印度寬距蘭“現身”大圍山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