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綜合

三明市傳統農業實現“多腿走路”

    來源:福建日報  2018-05-03 11:54:47

  說起建寧縣,不少人腦海中涌現出的是,建蓮、黃花梨、雜交水稻制種……每一個詞匯都與農業有關。近年來,建寧縣打破傳統農業的發展瓶頸,多元發力、多點支撐,從種植、生產到加工、銷售,再到休閑旅游,在農業產業鏈上做好“加法”和“乘法”,既“加”出了市場需要的新產品,更“乘”出了高附加值,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農業發展路。

  眼下,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正加快推進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多業態復合型)試點示范縣的建設,一起了解,建寧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如何發力——

   橫向拓展做好特色農業“加法”

  田還是那塊田,樹還是那棵樹,思路一變,一塊田有了多份收入,一棵樹也產生了多項經濟效益。

  在建寧縣溪口鎮高圳村的“春花農場”,才是梨花綻放的季節,種植戶們就已拿著剪刀挎著籃子在梨樹旁忙碌著。“這樹上長了會‘生錢’的寶貝。”基地負責人陳春花口中說的會“生錢”的寶貝,是梨樹上種的鐵皮石斛。

  今年35歲的陳春花,是高圳村人。這些年,在縣里農技專家的幫助下,果園實施了標準化種植,果品質量大大提高。一年下來,350多畝黃花梨,可實現產值近百萬元。

  看著這么大面積的梨園,陳春花思考:能否在梨園里套種其他經濟作物增加收入?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了解到浙江金華、磐安等地有鐵皮石斛種植企業,將鐵皮石斛種在梨樹上。

  她去浙江考察,并從磐安買回幾十株鐵皮石斛進行試種。沒想到,黃花梨樹很適合套種鐵皮石斛。現在,全果園梨樹都套種了鐵皮石斛。

  陳春花介紹說,當地已建成鐵皮石斛大棚煉苗基地,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經驗模式,引導和帶動周邊種植戶在梨樹上種植鐵皮石斛。基地現在有石斛花、石斛粉、石斛片、石斛鮮條等4個產品,鐵皮石斛鮮條每公斤價格在4000元左右。去年是基地收獲的第一年,產值達20多萬元。

  “將來這是集采摘、銷售、休閑、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農場。”陳春花指著遠處已經建設完成的民宿介紹說,在這里游客不僅可以品嘗和帶回新鮮的有機農產品,還能住在果園里享受到田園生活的快樂。

  和陳春花一樣,均口鎮村民楊桂蘭借助建蓮也做活了當地農業的“加法”。 幾年前,楊桂蘭利用均口修竹荷苑的蓮田,組建竹林人家農家樂專業合作社,在50畝蓮田里套養大閘蟹。“蓮田里套養,具有‘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的優勢。” 楊桂蘭介紹說,大閘蟹養在蓮田里,能吃雜草、水生生物,起到除草除害作用。

  好處遠不止這些。楊桂蘭說,大閘蟹的覓食活動,還有助于蓮田松土、活水、通氣,增加水溶氧量,其排泄物還起到增肥效果。農藥對大閘蟹有殺傷性,建蓮在生長過程中不噴灑一滴農藥。采用“蓮蟹共生”模式生產出來的建蓮質量更好,品質更高。除此之外,她還在蓮田里套養了鰱魚,增加田塊的效益。

  4月初剛把蟹苗放入蓮田。”楊桂蘭說,“十月是大閘蟹收獲的季節,將會吸引很多游客前來品荷蟹。蓮田養殖大閘蟹,每年可收入20多萬元,賣建蓮每年可收入10多萬元,還有農家樂的收入……”

  每年7月,荷花盛開的季節,楊桂蘭的修竹人家農家樂特別熱鬧。“來賞花的人多,農家樂里每天的營業額都有5000多元。”楊桂蘭說。

  “發展農業,建寧有優勢。農業可以有多種業態,實現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搞采摘體驗,發展農家樂,做農業科普,這些都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途徑。”建寧縣農業局局長揭重陽介紹說,近年來,建寧縣以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為主導,將種植業與養殖業、農業與文化、旅游業融合在一起,發展綠色種植業和生態養殖業,逐漸形成農業內部緊密協作、循環利用、一體化發展的經營方式。

  縱向延伸做活農業產業“乘法”

  跳出農業做“乘法”,只有深度融合后的新業態,才能釋放出高效益。

  3月底,建寧縣里心鎮的花果山舉辦了第三屆花朝節暨集體婚禮。花果山的果園主人林德君高興地說,花朝節那天,有7000多人到他的花果山賞花,山腳下停滿了各種各樣的車。

  1999年,林德君和妻子從浙江老家來到建寧承包果園。“10年前,我們賣梨,自己找市場,自己雇車,運到外邊水果市場賣。”老林說,經常一車梨拉出去,賣一半,爛一半。

  單一的產業鏈,好比一條腿走路,很難走得遠。近年來,建寧縣走出農業做旅游的新路子,做旺了人氣,拉長了農村生態經濟產業鏈。

  “現在賣果,只需坐在果園里等顧客上門就行。”老林說,通過旅游帶動,建寧名氣越來越大,現在來果園里的顧客有兩種:一種是批發水果的;一種是采摘水果的游客。

  游客來了,樹上的梨,不用請人采摘,游客自己體驗采摘的樂趣。“賞花經濟,不僅帶來了人氣,還帶旺了當地旅游、餐飲、零售、農副產品等行業,讓當地農民增加了收入。”建寧縣旅游局局長張美娥介紹說,建寧當地農業生態旅游資源豐富,讓游客加入到農業生產中去,如采摘桃梨,體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寧通心白蓮制作工藝等項目,不僅讓游客身心愉悅,更讓農戶獲得了更大的經濟效益。

  現在,建寧一年四季,花開不斷,從桃花、梨花、油菜花,到荷花、格桑花、金針花,再到梅花。去年建寧縣全年旅游接待人數達120.2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2%、18.7%。

  “賞花經濟”只是建寧在現代農業發展路上,跳出農業“乘”旅游,做好農業產業“乘法”的一個縮影。

  在建寧縣食品加工園區內的興輝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忙著生產獼猴桃汁飲料。這家公司對建寧農業產業做的“乘法”是,把獼猴桃、黃花梨進行深加工。

  “通過深加工,附加值翻了好幾倍。”公司董事長董央央舉例說,一斤黃花梨鮮果賣3元,可制成2兩一包的果脯,市場價至少9元。一斤獼猴桃賣5元錢,可制成4瓶獼猴桃飲料,市場上一瓶賣5元,相當于一斤獼猴桃增值到20元。如今公司產品涵蓋獼猴桃汁、黃花梨果醋、黃桃汁、營養蓮片系列食品四大系列,20多個品種,僅獼猴桃系列產品年銷售額就達3000萬元。

  如今,在建寧從事食品加工業的有不少企業。

  建寧縣文鑫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帥金高介紹說,公司生產的蓮子嬰幼兒米粉自投放市場以來,受到了消費者青睞。文鑫蓮業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運用高新技術和國內先進專利技術,對蓮子、蓮芯、蓮葉、蓮梗、蓮藕、蓮蓬等進行全方位的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目前,該公司已研發嬰兒蓮子米粉、蓮子蛋白粉、蓮藕粉、蓮子糊、蓮葉茶等8大系列100多種蓮產品,完成了從蓮的葉子到藕的開發與綜合利用,提高了蓮子的附加值。

  綠田公司則將目光瞄準在蓮子養生保健飲料上。目前,公司已獲得15項國家發明專利,并擁有了對蓮子、蓮葉、蓮芯等進行深加工的先進技術,開發出蓮芯雪、蓮子露、荷葉涼茶等8大系列20多個單品,產品暢銷,產品已出口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家。

  “鄉村振興,關鍵在于產業振興,產業要融合發展,就必須學會‘多條腿走路’。”建寧縣委書記鄭劍波介紹說,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農業發展難題,讓傳統農業能“接二連三”,不僅接入食品加工業的第二產業,還連接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等第三產業。下一步,該縣將通過著力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發揮產業園區的載體作用、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發揮新興業態的拉動作用、發揮改革創新的推動作用等,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互動發展。到2020年,力爭以蓮子、梨子、種子、無患子等“五子”為主的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100億元以上,比2016年增加3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超過10%。

  農業產業要壯大,還需多元發力、多點支撐。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建寧的特色農產品紛紛走出大山。2015年,建寧縣獲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截至目前,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6.01億元,同比增長61.04%,目前該縣電商企業205家,電商從業人員5000余人,有1000余名大學畢業生和年輕人在杭州、廣州、泉州、廈門開網店,專門賣建寧農特產品。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江西全南:探訪高山地區蔬菜種植

江西全南:探訪高山地區蔬菜種植

在江西全南縣中寨鄉中坑村蔬菜聯產聯銷種植基地,農民在韭菜地里進行田間管理(4月24日攝)。在江西全南縣江禾田園蔬菜智能中心,工人在..

2018-05-03 11:13:29

農資農技送下鄉 春耕備耕有保障

農資農技送下鄉 春耕備耕有保障

4月3日上午,縣農業局、供銷社、婦聯、人力社保局等部門來到泉溪鎮,開展春耕備耕“五送”活動。 在活動現場,農業局開展了創建浙江..

2018-05-02 13:40:20

永安:備好農資助力生產

永安:備好農資助力生產

4月24日,永安市青水畬族鄉三房村村民林應凱正忙著卸化肥。眼下,谷雨時節已過,青水畬族鄉的田間地頭,忙碌的村民隨處可見,大家把鄉..

2018-05-02 13:39:52

農業休閑園櫻花油菜花競相開放 成市民踏青好去處

農業休閑園櫻花油菜花競相開放 成市民踏青好去處

“五一”假期,寧河區齊心、北辰區青水源等農業休閑園區的櫻花、油菜花競相開放,成為許多市民假日休閑、踏青、賞花、健身娛樂的好去..

2018-05-02 13:38:05

“策反”敵方武器技術 沒那么容易

“策反”敵方武器技術 沒那么容易

原標題:“策反”敵方武器技術沒那么容易視覺中國美英法三國空襲敘利亞后,有兩枚巡航導彈在對敘利亞打擊行動中疑似未能引爆。美聯社近..

2018-05-02 13: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