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綜合

新起點,兵團農業規模優勢如何延續?

    來源:兵團日報  2018-05-11 13:25:07

  “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是農業發展的出路,從‘五統一’到自主經營,改革會不會把兵團農業原有優勢改沒了?”自團場綜合配套改革推進以來,不乏有人對此甚感擔憂。

  改革后,兵團農業原有優勢是不是將不復存在?那么,今后兵團農業又將如何走好產業化發展之路?

  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從成立合作社到延伸產業鏈探索生產經營新模式、走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之路……在基層一線,記者發現,兵團大農業優勢不減,探索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腳步鏗鏘向前。

  “大家就像約定好了一樣,地里齊刷刷地種上了棉花”

  “連隊種植的棉花4月底就全部出苗了,這幾天大家開始田管了。”5月5日一大早,六師新湖農場一連黨支部書記劉永偉就趕到職工地里,了解職工給棉苗打藥的情況。

  今年,新湖農場一連的1.225萬畝地中,除了250畝地是去年就種上的苜蓿外,其他1.2萬畝地種的都是棉花。

  一直以來,兵團充分運用集團化、規模化生產組織優勢,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機械化、集約化、大規模現代化農業體系,大農業優勢顯著。團場綜合配套改革推進以來, 很多人擔心,“五統一”變為自主經營后會出現“花花田”。

  然而,在新湖農場一連,并沒有出現令人擔憂的“花花田”。劉永偉笑著說,今年連隊的190名職工都自覺選擇了種棉花,總面積比去年增加了近200畝,“大家就像約好了一樣,地里齊刷刷地種上了棉花。”

  新湖農場一連是個特例嗎?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新湖農場棉花總種植面積達41.5萬畝,比2017年的38.86萬畝增加了2.64萬畝。

  取消“五統一”非但沒有出現“花花田”,職工種植的作物反而比以前更統一了,這是為什么?

  按照新湖農場二十連職工趙國棟的話來說,是因為棉花收益不錯。通過土地流轉,今年趙國棟種植的土地面積達200畝,他的選擇是全部種棉花。“以前農資由連隊統一包辦,現在是我自己買,買得舒心還便宜。棉種每公斤省15元、地膜每公斤省0.2 元、化肥每公斤省0.4元……我算了一下,今年每畝地至少節約了150元成本。” 趙國棟說,成本降下來了,相當于收入增加了。

  “我今年種的棉花品種比較單一,三分之一是新陸早72號,其余的是新陸早45號。”趙國棟坦言,以前連隊統一棉花品種的時候,他多少有點抵觸情緒,還偷偷種過其他品種。據了解,往年新湖農場播種的棉花有新陸早72號、新陸早38號等五六個品種,而今年絕大部分棉花地種的都是新陸早72號。

  改革后,棉花銷售全部放開, 趙國棟卻選擇了兩個以前種過的棉花品種,理由是產量高、質量好。即使這樣,他仍有些擔心,“萬一市場行情不好,賠錢了咋辦?”

  “一起買便宜,一起賣有底氣,單打獨斗不如抱團發展”

  與“單打獨斗”的趙國棟不同,新湖農場一連職工爭先恐后加入由連隊“兩委”牽頭成立的富樂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自今年2月成立以來,該合作社已經吸引了60戶職工入社,吸納資金230萬元。

  “‘強扭的瓜不甜’,這話一點兒沒錯。以前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搞‘拉郎配’式合作社,大家不愿意加入。現在合作社實行自主經營、民主管理,大家入社熱情特別高。”劉永偉說,以前連隊也嘗試過搞合作社,強制要求職工入社,但是發展過程中問題層出不窮,最終沒有搞成功。

  “連隊‘兩委’牽頭、能人帶頭,入社自由、退社自由,有啥不放心的。”新湖農場一連職工趙全林是首批加入合作社的職工之一,他說,“社員購買農資都可以享受會員價,質量也有保障。”

  “一起買便宜,一起賣有底氣,單打獨斗不如抱團發展。”這是富樂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的共識,他們不僅能買到物美價廉的農資,還完全不用像趙國棟一樣擔心種植的棉花賣不上好價錢。

  新湖農場黨委書記、政委張靜說:“加入合作社后,職工只需要按照合作社的生產計劃搞好生產,不需要考慮農資采購、產品銷售等問題。合作社生產規模大,有一定的定價權,破解了小生產與大市場間的矛盾。現在,越來越多的職工意識到了抱團發展的好處。”

  “籽棉收購每公斤保底價6元,貸款年息下調近4%,提前發放每畝地300元的預付款。”劉永偉說,因為是訂單種植,棉種還沒播下去,收入就基本有保障了。

  早在今年3月中旬,在連隊“兩委”和富樂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的積極聯系下,新湖農場一連種植棉花的190名職工全部與新疆準噶爾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棉花種植訂單,涉及土地1.2萬畝,占該連棉花種植面積的100%。

  簽訂訂單合同后,職工可以拿到每畝地300元的預付款、每畝地700元的低息貸款,實實在在減輕了負擔。

  “職工從哪里購買農資,籽棉往哪里銷售,農發集團是否能夠收購到棉花,這一切不僅檢驗著改革的成敗,更關系著職工收入和農發集團發展。”農發集團六師棉麻公司辦公室主任朱君生說,“‘集團+銀行+職工’的市場化機制,不僅解決了農發集團棉花收購問題,也解決了職工棉花種植期間資金緊張的問題,可以說是雙贏,改革后大農業優勢不減反增。”

  “打造品牌、延伸產業鏈,走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之路”

  改革后,兵團農業規模優勢如何轉化為產業優勢?

  我們從合作社中找到了答案。

  走進六師一〇六團高標準葡萄園,1600畝地上整齊排列的葡萄樹引人注目。

  “兩頭一致、全園一致,這個葡萄園種植的全部是弗雷葡萄,83戶種植戶的種植水平、管理水平很一致。”提到高標準葡萄園和馬橋明珠葡萄種植合作社,該團一連黨支部書記姚建江很自豪。

  兵團農業優勢在于規模化、集約化。改革之后,“五統一”取消,職工種植作物種類完全由自己決定。然而,如果各種各的,就無法實現規模化生產經營,這是一個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姚建江意識到,只有把分散的職工有序組織起來,把分散的生產要素整合起來,成立合作社,才是破解個體生產經營難題、激發連隊和職工活力的有效路徑。于是,他牽頭成立了馬橋明珠葡萄種植合作社。

  在一〇六團黨委副書記、團長李玉虎看來,合作社不僅能帶領社員闖市場,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連隊原有的統一經營管理職能,有利于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合作社種植的葡萄顆粒飽滿、糖分高、色澤好。有了優質葡萄,銷售出路在哪里?合作社決定自創品牌,注冊了“馬橋紅”商標。

  合作社社員程玉超說,每到葡萄成熟的季節,外地客商就紛紛趕來收購。“馬橋紅”牌葡萄不僅賣到了廣州、北京等地,還遠銷馬來西亞、泰國。

  合作社可以有效引領家家戶戶走出孤立封閉的生產經營小圈子,滿足單個承包戶農資、農機需求,減輕產品銷售方面的壓力,引導社員走產業化規模化發展之路,同時也為他們多元增收創造了條件。

  在發展過程中,六師奇臺農場碩之辰農業產業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生偉發現了新問題。他說:“雖然合作社注冊了‘天山健客’商標,有能力進行規模化生產經營,鷹嘴豆、黑豆等產品賣得也不錯。但我們只生產初級農產品,大部分利潤都被訂購商拿走了。”

  如何才能破解這個難題?經過市場調研,周生偉決定對初級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讓合作社不再只是原料供應商。

  目前,合作社共有雜糧加工設備9套,建成庫房3300平方米,曬場4000平方米,小雜糧加工廠450平方米,開發出10余種深加工產品。

  “打造品牌、延伸產業鏈,走產業化規模化發展之路。下一步,我們要為‘天山健客’系列產品申請有機食品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拿下更大的市場。”展望未來,周生偉信心滿滿。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水稻側深施肥技術機械首次集中展示

水稻側深施肥技術機械首次集中展示

日前,農業農村部在黑龍江建三江舉辦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集成示范活動,展示示范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應用成果,加快技術..

2018-05-11 11:29:11

東北一個產糧大縣的黑土保衛戰

東北一個產糧大縣的黑土保衛戰

數據來源為《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2017年7月,梨樹縣一塊試驗田中,王貴滿(右)在講解“黑土區免耕農作技術”。耕..

2018-05-11 10:30:16

河南百萬畝農田里的“啄木鳥”

河南百萬畝農田里的“啄木鳥”

“正陽牛”打藥隊隊員開著自己研發的自走式高地隙噴桿噴霧機打藥。牛超(左四)、謝超(右二)、方歡(左三)等人和他們的“正陽牛”打..

2018-05-11 09:04:53

遼寧:營口法院一紙裁定讓阜新中院生效判決難執行

遼寧:營口法院一紙裁定讓阜新中院生效判決難執行

李宏偉和妻子因為討債過當涉嫌非法拘禁被判刑三年,他們走出監獄大門的第一個決定,就是選擇向法院起訴討回欠款,可是沒有想到的是,他..

2018-05-10 16:24:14

辦好農家樂 領村民走致富路

辦好農家樂 領村民走致富路

寶山村別墅地震后開起了第一家農家樂的黃阿姨和孫兒▲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黨委書記,寶山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賈卿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

2018-05-10 12: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