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配方化智能化肥企闖出農業現代化新路
- 來源:河南日報 2018-05-22 05:18:46
科技是農業發展第一生產力,是當前社會不容置疑的共識,沒有科技創新的支撐,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必將放緩。近期,全國農業農村科技工作會議繼續強調,“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必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投入,以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發展。”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占據先機愈發重要,這也是如司爾特等創新型企業加大科技投入的主要原因,其以創新驅動引領企業發展,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強化產品和服務,助力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發展。
“科技創新是農業提速發展的戰略支撐。”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指出,依靠創新驅動所催生的新動能,正在重塑農業經濟增長格局、深刻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對此國家支持企業進行科技創新,以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近期,司爾特被國家發改委授予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價格監測定點單位,這不僅是對司爾特在創新能力、創新機制以及行業貢獻等多方面表現的肯定,也是國家要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的積極信號。
國家鼓勵科技創新,再加上農業需求的不斷升級,催生了農資市場新的布局,譬如肥料行業在零增長背景下開始追求提質增效,以金正大、司爾特、新洋豐為代表的創新型肥企都在積極開發新型肥料,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大力推動產業向綠色化、配方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事實證明,新技術的應用使農業生產更高產、更高效,以司爾特最近在唐河縣舉行的小麥觀摩會為例,通過技術指導和施用司爾特測土配方生態肥的小麥,產量最高可以提升40%,并且小麥籽粒飽滿、根系茁壯、抗倒伏功能明顯。為更好地轉化科技創新成果,司爾特利用中國農業大學—司爾特測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后臺大數據,建立了全國首款人工智能農化服務平臺“季前早知道”,并以此為基礎推出全新農化商業模式“二維碼上學種田”,在推廣高質產品的同時針對性地提供施肥最優方案,幫助農民實現農業生產的增效增收。
伴隨國內農業初步進入現代農業新階段,企業競爭也開始越來越表現為科技創新能力的較量。“涉農企業要想實現高質量、高效益、有競爭力、可持續的發展,尤其需要科技創新的支撐。”司爾特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司爾特將繼續加大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力度,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和服務模式,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引領和推動農業現代化和提速增效發展。(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史寶山:學習技術填補北方規模種植銀耳空白
圖為史寶山在工廠化生產車間觀察銀耳生長狀態。填補北方規模種植銀耳的空白,全市首家實現工廠化生產,順利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把這些..
2018-05-21 16:22:16
-
-
大豆深加工儲存要靠“大胃王”
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坐落于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的山東萬得福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歷經17年發展壯大,目前已成為一家以大豆精深..
2018-05-21 15:54:04
-
-
脫貧并不是終點 陽光保險延邊探索持續增收致富產業模
當山好、水美、空氣新的安圖龍泉村與多年來熱心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的陽光保險相逢,一幅智慧扶貧的新畫卷正徐徐開啟。近日,陽光保險集..
2018-05-21 13:35:12
-
-
朱蘭璽:大力發展生態旅游 加快農業結構調整
5月15日,山東省壽光市委書記朱蘭璽到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進行調研,先后到牛頭鎮村扶貧車間、山東(壽光)農村干部學院、牛頭鎮抗日武..
2018-05-21 05:09:55
-
-
Cinionic公司成立 ALPD熒光激光技術布局海外電影放映
近日,ALPD®熒光激光放映技術海外市場推動者——Cinionic公司正式成立。該公司由Barco(巴可比利時公司)、Appotronics(深圳市光峰光..
2018-05-18 18:05:30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溫州一城市綜合體配套時隔7年仍成荒地 相關部門態度
遼寧:營口法院一紙裁定讓阜新中院生效判決難執行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 提高土壤科技支撐能力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安徽改廁:劣質產品在多地中標令人質疑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礦山整合被指涉嫌利益輸送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