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技術

鄧建軍:以技術創新贏得未來

    來源:新華日報  2018-04-24 07:26:33

最近,常州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鄧建軍又多了一個身份:江蘇省第五批簽約產業教授。作為產業教授,他將深度參與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教育教學改革、專業建設,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各個環節,為學院的高水平發展和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做貢獻。

黨的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全國勞模,首屆“江蘇大工匠”……在黑牡丹,鄧建軍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名字。1969年出生的他,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新時期產業技術工人創新發展的楷模,成為中國“知識型產業工人”的領跑者、中國“藍領精英”的象征。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榮譽背后,鄧建軍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他的工作臺上,放著一疊厚厚的筆記本,上面詳細記錄著他多年來不斷消化洋設備和技術創新的資料和心得,被工友們稱為頗具實用價值的“活辭典”。

1988年8月,鄧建軍從常州輕工業學校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進入黑牡丹公司當電氣技工,不久就遭遇了一連串挫折。當時公司從德國引進了一臺紡紗設備,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了故障,在說明書全英文、沒有線路板電路圖的情況下,面對電路板上萬個芝麻粒大小的金屬接點,鄧建軍頭疼不已。

為了掌握原理,盡快維修,他只能咬牙從最基本的制圖做起。只要一有空余時間,鄧建軍就蹲在機器邊研究那些令人眼花的電子元件和細若游絲的控制電路,眼睛累得看不清了,就用濕毛巾捂一會兒。幾個月后,他竟然真的讓這臺紡紗設備“起死回生”。消息傳到德國公司,他們十分驚訝,派人專程來到黑牡丹。面對著運行正常的設備,來訪者豎起大拇指,留下了“中國工人了不起”的贊嘆。

從消化引進設備,維護設備到技術改造,鄧建軍鉆研探索的步伐始終不停。“除織布工序,其他牛仔布生產環節,我們都進行了提升改造。”30年來,鄧建軍帶領團隊共參與大小技術改造項目400余項,幾乎涉及企業的所有重要設備。

2012年,他主持的“低碳節水型牛仔紗線清潔染色關鍵技術研發”項目,不僅實現了牛仔紗線生產節水、節能,還能讓單調的藍黑色牛仔“變身”絢麗時尚的“糖果色”“彩虹系”,該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以技術創新贏得未來,是鄧建軍不變的初心。十九大后,鄧建軍馬不停蹄參加了20多場宣講活動,但是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一頭扎進車間。最近,他最掛在心上的是整經機自動上筒、落筒技改項目的進展。“整經機上每個筒子都有五六公斤重,之前全靠人工每隔一小時換一次。如果自動化技改順利,將大大減少勞動強度。”

對于“機器換人”,鄧建軍有著滿腔熱情:“一方面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工藝流程的精確度,減少了人為誤差,使產品品質得到提升,減少能源不合理消耗,實現低投入高產出。”以整經機為例,通過“機器換人”,提高工序效率最低為30%,最高的時候達50%—60%。

鄧建軍試圖構建生產過程智能化管控系統。在他看來,信息化和自動化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必然要求。“傳統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轉型。”去年一年,黑牡丹加速智能化轉型,自動疵點檢測系統等技改項目在鄧建軍的帶領下相繼上馬。

鄧建軍一直是工友中技術攻關的“領頭羊”。他不光自己從一名普通技工成長為主任工程師、技術總監,還培養了一批專業型技術工人。1994年,“鄧建軍科研組”成立,2008年發展成“鄧建軍勞模創新工作室”,2011年升級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如今成為江蘇省級和國家級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現有18名成員,先后獲得8項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實施技術創新項目近500個,給企業創造了80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

在鄧建軍的帶動下,做好工匠、爭當勞模,成了黑牡丹的企業文化,公司涌現出各級勞模30人次,培養、評聘技師、工程師達300多人次。

本報記者 吳 瓊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2018農村經濟形勢分析會在京召開

2018農村經濟形勢分析會在京召開

圖為會議現常本網訊2018農村經濟形勢分析會暨媒體見面會日前在京召開。會議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辦。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黨組書..

2018-04-24 05:47:52

延邊州價監局檢查和龍市農資市場、農家樂明碼標價工作

延邊州價監局檢查和龍市農資市場、農家樂明碼標價工作

2018年4月19日,延邊州價監局局長王靜慧率隊深入和龍市頭道鎮田田 圈等6家農業生產資料商店、青龍漁業等旅游景區點,對經營單位的明碼..

2018-04-23 17:32:11

黑河市市場監管局開展農資專項抽檢工作

黑河市市場監管局開展農資專項抽檢工作

近日,黑河市市場監管局采取科室與分局聯動的執法工作模式,組織市局和愛輝分局執法人員深入轄區鄉鎮開展農資專項抽檢工作,助力春耕..

2018-04-23 17:31:16

栽培面積10萬余畝 設施西瓜已成濟陽農業特色產業

栽培面積10萬余畝 設施西瓜已成濟陽農業特色產業

專家正在對西瓜進行鑒定近日,我市設施西瓜優質生產關鍵技術應用現場觀摩會在濟陽縣仁風鎮成功舉辦。記者從活動上了解到,目前我市設施..

2018-04-23 09:58:11

袁隆平2個新夢想:18噸/公頃水稻已有技術

袁隆平2個新夢想:18噸/公頃水稻已有技術

袁隆平“五一”將至,88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此時仍在三亞南繁基地上忙碌。這位在人類反饑餓史上寫下光輝一頁的科學家,未敢..

2018-04-23 09: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