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致富

把“窮村”引上致富路

    來源:大河網  2018-04-24 07:22:33

    □本報記者黃華

    泌陽縣雙廟街鄉溝李村地處丘陵地帶,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多年來,由于該村沒有特色支柱產業項目,人均的兩畝耕地和外出務工是村民主要的經濟來源。由于村民整體收入較低,發展缺乏后勁,截至2017年12月,全村618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2戶,貧困人口96人,屬省級重點貧困村。

    駐馬店市煙草局副科級干部姚峰被派駐到溝李村任第一書記后,用心摸清村情民情,在市局黨組和全局黨員干部的幫助下,抓黨建促脫貧,針對性地做好幫扶規劃,推進幫扶項目,實施幫扶措施,點亮了村民的幸福夢。

    貧困村里大變樣

    “駐村之前,我雖然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但是2015年9月,當我初到溝李村時,還真有些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姚峰說,村前是一片荒地,村委會破舊的院墻內外長滿了齊腰深的荒草,僅有的五間辦公室也因年久失修幾乎成了危房,為了安全起見,雙廟街鄉領導特意在鄉政府騰出一間房子供他暫住。

    “從解決民生問題入手,只管大膽開展工作,遇到困難及時給局黨組匯報,我們煙草局就是你的堅強后盾。”駐馬店市煙草局黨組書記宋守曄給姚峰打氣說。

    2015年和2016年,市煙草局拿出45萬元扶貧專項捐款,在幫助村里維修村委辦公室的同時,新建了200平方米的標準化“一站三室一廣場”,給全村安裝了71盞路燈,購買了電動垃圾車和垃圾桶,并在各村組修建集中收集垃圾的垃圾池55個,在改善村委辦公條件的同時,也提升了溝李村的人居環境。

    為了解決溝李村吃水難的問題,姚峰和縣財政局駐村幫扶工作隊一道,多次找有關單位反映情況,爭取項目。經過半年多的奔波努力,2016年4月,一眼深達130多米的飲用水井不但解決了全村人的安全飲水問題,還讓鄰近的康莊村村民如愿吃上了自來水。

    “自來水接通的那一刻,整個村子都沸騰啦,雖然還是乍暖還寒的春季,不少村民直接對著自來水管咕嘟咕嘟一氣喝了個飽。”回憶起通水那天的情形,村文書關存保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過去,由于我們村地處丘陵地帶,水位較深,群眾吃水僅靠村里的一口露天井來維持,為了吃上水,有人幾乎要在水井邊等一夜。姚書記一來,首先就幫我們通上了自來水,真是俺以往做夢都沒敢想的事。”

    “姚書記來駐村之前,我們村沒有一條像樣的路,一到陰雨天我們想出村都是個難事。”村黨支部書記李明琴說。

    在市煙草局黨組的支持和縣鄉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姚峰幾經努力為溝李村爭取了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村村通和農村環境整體推進等項目,涉及資金1000多萬元,先后硬化生產道路8.7公里,打通斷頭村組公路5公里,修通戶戶通公路2100米,形成全村互連路網的同時,還配套了生產井47眼,大口井5眼,提灌站和攔水壩各一座。

    隨后,扶貧車間、文化廣場、游樂園、標準化衛生室等一個個惠民工程也相繼在溝李村落地。

    群眾找準脫貧路

    “我在溝李駐村期間,宋局長每次來村調研都一再叮嚀我‘要堅持問題導向,找準致貧癥結,制定精準幫扶措施;要在抓措施落實上下大力氣,幫助貧困戶按期脫貧,樹立煙草行業負責、擔當、實干的良好形象’。”姚峰說。

    為充分發揮煙草扶貧的優勢,2016年,駐馬店市煙草局在種植計劃緊張的情況下,給溝李村調配煙葉種植計劃200畝,新建炕房10座,通過合作社種植,每年為全村貧困戶帶來直接效益2.5萬元。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延邊州價監局檢查和龍市農資市場、農家樂明碼標價工作

延邊州價監局檢查和龍市農資市場、農家樂明碼標價工作

2018年4月19日,延邊州價監局局長王靜慧率隊深入和龍市頭道鎮田田 圈等6家農業生產資料商店、青龍漁業等旅游景區點,對經營單位的明碼..

2018-04-23 17:32:11

黑河市市場監管局開展農資專項抽檢工作

黑河市市場監管局開展農資專項抽檢工作

近日,黑河市市場監管局采取科室與分局聯動的執法工作模式,組織市局和愛輝分局執法人員深入轄區鄉鎮開展農資專項抽檢工作,助力春耕..

2018-04-23 17:31:16

栽培面積10萬余畝 設施西瓜已成濟陽農業特色產業

栽培面積10萬余畝 設施西瓜已成濟陽農業特色產業

專家正在對西瓜進行鑒定近日,我市設施西瓜優質生產關鍵技術應用現場觀摩會在濟陽縣仁風鎮成功舉辦。記者從活動上了解到,目前我市設施..

2018-04-23 09:58:11

袁隆平2個新夢想:18噸/公頃水稻已有技術

袁隆平2個新夢想:18噸/公頃水稻已有技術

袁隆平“五一”將至,88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此時仍在三亞南繁基地上忙碌。這位在人類反饑餓史上寫下光輝一頁的科學家,未敢..

2018-04-23 09:15:11

 【觀點】一味突破邊界的滴滴美團,正在不斷打碎來之

【觀點】一味突破邊界的滴滴美團,正在不斷打碎來之

原標題:【觀點】一味突破邊界的滴滴美團,正在不斷打碎來之不易的品牌認知題圖來自:視覺中國2018年以來,TMD的事故就沒斷。新華網用“..

2018-04-23 0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