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農業新聞

浙江余村“垃圾不落地”經驗值得各地借鑒

    來源:第一農經   2018-06-05 04:51:03

  浙江余村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明星村”,早在2005年,當時時任浙江省委的習近平同志就在此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此理念的推動下,余村通過多項措施,最終形成了如今“垃圾不落地”的狀況,并將其模式向全國推廣。

  垃圾一直是困擾農村環境治理的“難事”。讓垃圾不落地,余村是如何做到的呢?

  記者近日走進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揭開了問題的答案。

  余村地處浙北天目山北麓,是天荒坪鎮西側一個小山村,因天目山余脈——余嶺而得名,青山環繞,漫山翠竹。這里也還是浙江省科普示范村、安吉縣科普教育實踐示范基地。來到余村采訪,最讓記者感到吃驚的是,村里的主干道上,竟然見不到一點垃圾。也看不見垃圾桶和垃圾投放點,村里的道路干凈整潔。陪同采訪的安吉縣科協副主席程維新說:“在余村,垃圾是不落地的,其它時間是看不見垃圾桶的。”

  提起垃圾桶,人們往往想到它滋生蚊蟲、散發異味,因此誰也不愿意垃圾桶擺在自家門口。在余村,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村莊處處潔凈美,垃圾桶變得“不受待見”。

  2015年,余村率先推行垃圾不落地試點。實行“定點投放、定時收集”,在收集過程中均做到“垃圾不暴露、轉運不落地、沿途不滲漏、村容更整潔”。這一做法成就了垃圾不落地收集模式,即“余村模式”。

  據介紹,近年來,余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引進專業物業公司負責保潔。每天早上6時30分,一輛垃圾清運車伴隨著音樂駛來,村民們陸續拿著垃圾桶來到車旁,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廚余垃圾”“有害垃圾”等不同屬性進行傾倒。收集完畢后,清運車直接開到街道資源循環利用中心進行處理。“垃圾不落地這一收運方式,和垃圾分類處理不矛盾,解決了農村垃圾處理的一系列問題。”程維新告訴記者。

  目前,安吉已在全縣鋪開這項工作,有88個村莊已經通過驗收,五成行政村實現了垃圾不落地。

  建設鄉村生態文明,是實現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之一,余村的“垃圾不落地”模式成功實現了全村環境美化,適合將其經驗向全國推廣,為我國鄉村生態振興提供樣板。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今年第4號臺風預計5日夜間登陸 農業農村部要求做好防

今年第4號臺風預計5日夜間登陸 農業農村部要求做好防

據中國氣象部門觀測,今年第4號臺風正在逐漸形成,預計將于6月5日夜間登陸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登陸地點預測在海南、廣東一帶,農業農村部..

2018-06-05 04:26:05

旅游業與農業相融相和 帶動廣大群眾增收致富

旅游業與農業相融相和 帶動廣大群眾增收致富

近年來,南通市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富民的有力抓手,加快旅游業與農業深度融合,帶動廣大群眾增收致富,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

2018-06-05 04:23:33

發力于農業振興 匯源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發力于農業振興 匯源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匯源集團攜手雛菊機構、光大銀行驅動三農發展,盤活資金、土地、農民三要素,帶動農業升級 近日,匯源集團與知名資產及基金管理機構..

2018-06-05 04:19:20

貴州省教育廳發布首批100個高校服務農村產業革命科研

貴州省教育廳發布首批100個高校服務農村產業革命科研

6月4日,省教育廳舉行“全省高校服務農村產業革命新聞通氣會”,有21家普通本科高校、16家企業、25家新聞媒體、105名一線教師共153人參..

2018-06-05 04:03:36

廣西農民巧用土地獲豐收

廣西農民巧用土地獲豐收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德保縣集約利用坡地發展特色種植,在果林下套種西瓜,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德保縣足榮鎮念色村敦屯今年套種300畝..

2018-06-04 16: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