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農業新聞

合作社讓小麥機收發展事半功倍

    來源:央廣網  2018-06-05 05:08:51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河南省商丘市是傳統的農業大市,每年的麥收時間,當地的農機手們非常忙碌。劉俊雅是一名從事農機作業二十多年的農機手,在黨的好政策的引領下,從最開始的一臺農機到注冊資金72萬元農機專業合作社,他走上了致富路,同時也見證了農業機械現代化的發展。

  劉俊雅:那個時候還全部都是用人工割的,剛剛開始有賣手扶拖拉機和收割機的時候,我就感覺收割機可能要比人工的要好的多。

  說話的叫劉俊雅,是河南商丘林河店鄉的一名老農機手。早在1992年,他第一次接觸農機的時候,他就認準了機器收割應該是未來收割的一種主流方式。

  劉俊雅:那個時候我二十三、四歲,光想試試這個農機的功能啥樣,結果收麥機往上面一放一裝,下面的老百姓都挺認可的,都說割的比人割的還好呢。

  第一次接觸的農機,是手扶拖拉機,劉俊雅湊錢買了一臺,從那以后,每年的春耕和麥收,他是村里備受歡迎的人:今天去這里收,明天到那里收,各家各戶炒幾個菜款待他,一個多月都不用自己做飯。

  2005年,一臺聯合收割機從村頭經過,它的塊頭很大,吸引了劉俊雅的注意。

  劉俊雅:看一下山東跨區作業過來的,看收的效果和速度,感覺的比這種背扶機要好的太多了,就想著借錢挪錢也想著把這個機器給買了。

  由于極強的敏感度,劉俊雅總是走在村里人的前頭。

  劉俊雅:那時候聯合收割機貴,我買頭一個聯合收割機是在2005年。2005年福田金旋風2000聯合收割機都劃8萬塊錢了,那時候在農村8萬塊錢是天文數字啊。

  購買了收割機后,劉俊雅在周邊地區開展了機械耕、種、收一條龍服務,效果非常不錯,當時咬牙買收割機所花的錢,在很短的時間里就賺了回來。

  劉俊雅:那個時候收割機少,活兒比較多活兒也好干。那時候都是爭著用,排著隊用,農機局組織的跨區作業隊,農技校校長帶隊去南陽、信陽、駐馬店跨區進行作業。

  那時候,在河南的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種植合作社的概念,劉俊雅就在想,如果也有農機合作社,會不會像種植合作社那樣,形成規模效應,賺更多的錢呢?但是,成立農機合作社,關鍵要有一定的農機數量,一臺8萬多,難度太大了。

  就在劉俊雅惆悵的時候,2007年,商丘市開始實施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在這個政策的鼓舞下,劉俊雅做了第一時間的申請。

  劉俊雅:我買第二臺機器的時候就享受補貼了。補貼的情況還是可以的,那時候農機局配合的都挺好,把該給的都給了。

  借著政策的東風,很多人購買了農機,劉俊雅有了成立合作社的基礎,2012年,在他的牽頭下,誠信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他們的集團優勢顯現了出來。

  劉俊雅:俺都是出去跨區作業,成立農機合作社就是出去能夠組成團,機手組合在一塊好干活、方便,有領隊的,有帶車的,有聯系業務的,所以在我們合作社帶領下的機手不用操很大的心。

  在集團化的操作下,一個村莊的麥收不到2天,劉俊雅和他的農機手們,走到哪里都備受歡迎。

  劉俊雅:一塊到那里去就有活干,有錢掙。比單獨出去跑要好的多。社員收入提高了,一個麥季能掙個兩三萬塊錢。年收入四五萬塊錢吧。

  劉俊雅說,自己與農田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如今悟出一個道理,想法要超前,思維要活躍,農村天地既能容納汗水,也能容納智慧,它的空間是廣闊的。至于自己的農機合作社,不僅使得機收事半功倍,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前途也是光明的。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杭州開發區開展學校門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杭州開發區開展學校門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學校門口的小賣鋪是許多人童年美好的回憶,近年來,學校門口的食品安全也成了家長們關心的重點,那么學校門口的食品安全性如何呢?近日..

2018-06-05 04:55:16

國土部最新規定:養殖建筑屬于農業用地無需審批

國土部最新規定:養殖建筑屬于農業用地無需審批

近日,國土資源部對于養殖用地的審批做出了一些修改,修改規定,養殖用地屬于農業用地,在其上建造養殖建筑屬于農業用途,無需再進行審..

2018-06-05 04:34:22

今年第4號臺風預計5日夜間登陸 農業農村部要求做好防

今年第4號臺風預計5日夜間登陸 農業農村部要求做好防

據中國氣象部門觀測,今年第4號臺風正在逐漸形成,預計將于6月5日夜間登陸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登陸地點預測在海南、廣東一帶,農業農村部..

2018-06-05 04:26:05

旅游業與農業相融相和 帶動廣大群眾增收致富

旅游業與農業相融相和 帶動廣大群眾增收致富

近年來,南通市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富民的有力抓手,加快旅游業與農業深度融合,帶動廣大群眾增收致富,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

2018-06-05 04:23:33

發力于農業振興 匯源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發力于農業振興 匯源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匯源集團攜手雛菊機構、光大銀行驅動三農發展,盤活資金、土地、農民三要素,帶動農業升級 近日,匯源集團與知名資產及基金管理機構..

2018-06-05 0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