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農業新聞

內蒙古第一家“數碼農場”投入使用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2018-06-06 05:08:44

  初夏時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恰臺吉村的千畝有機水稻種植區迎來插秧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少揚團隊為育種所建設的“數碼農場”前幾天剛完成插秧。

  這個“數碼農場”是面積10畝的水稻田。而之所以叫“數碼”,是因為這里的11萬株水稻,每一株都有獨自的編號,用來精確記錄和收集水稻的DNA信息和農藝性狀等,每一株都有獨立的成長檔案和可追溯體系。

  “數碼農場”由內蒙古稼泰綠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在北京室內播種再郵寄到土默特左旗進行浸種、催芽,最后移栽插秧。林少揚介紹,“數碼農場”主要運用染色體組設計分子育種技術,分析某品種水稻生產應用中的基因缺陷,并加以精準改良,可以挖掘適宜不同地區種植的不同水稻品種。

  林少揚說,“數碼農場”每一株水稻的位置都是固定的,順序不能錯亂,有幾千萬個序列的信息存在電腦里。研究人員將以這些信息及數據為基礎,分析選育出滿足不同生態需求、生產需求的水稻新品種,并探索集約化、規模化種植新渠道。

  土默特左旗地處北緯40度,是適應種植水稻的地區。目前,內蒙古稼泰綠色農業公司通過將鹽堿地有效改良,已經培育出適合當地生長的水稻品種。公司董事長文瑞介紹,通過與各科研院所聯合,培植優良適宜新品種,能夠提升農業經濟效益。“數碼農場”對挖掘內蒙古水稻適宜品種資源、擴展稻米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高山夫婦“靠山吃山”的古時候

高山夫婦“靠山吃山”的古時候

去年,家住海拔1200米高山的貴州省黔東南州麻江縣壩芒鄉翁址村甘莊組陳沛祿、顏顯麗夫婦,放棄外出打工的機會,充分利用自家18畝山林..

2018-06-06 04:49:07

宜良打造農資小程序,專業的農產品銷售app

宜良打造農資小程序,專業的農產品銷售app

買農資用品,以前我們都只知道在商店里有銷售,但現在互聯網發展,連農資產品也能通過互聯網進行下單購買。作為農業種植戶來說,在網上..

2018-06-06 04:28:23

麥田里的守望者 “智慧農業”顯高效

麥田里的守望者 “智慧農業”顯高效

圖6月2日,技術人員介紹物聯網大數據監測系統。 圖6月2日,技術人員查看田間監測管理系統。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元瑞農業科技公司..

2018-06-05 11:47:04

大名縣城管上演暴力執法恐嚇民工

大名縣城管上演暴力執法恐嚇民工

近日,本刊接到群眾舉報,2018年5月29日上午10時,在大名縣南環路,五得利面粉第七廠對面一處建筑工地,來了一伙自稱是大名縣城市管理和..

2018-06-05 11:36:53

安徽麥收“會戰”確保顆粒歸倉

安徽麥收“會戰”確保顆粒歸倉

6月3日,在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楚店鎮宋徐村,渦陽縣“小麥提質增效綠色生產萬畝示范片”麥浪滾滾,遍地金黃,一派豐收景象。 眼下正..

2018-06-05 11: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