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綜合

生物防治護航農業綠色發展(科技雜談)

    來源: 人民日報  2018-05-18 13:48:24

  跳出傳統思維模式,創新之路會越走越寬,這是生物防治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莊稼發生病蟲害怎么辦?傳統的辦法是噴灑化學農藥。但是近年來,一種新的防控辦法——生物防治逐漸興起。所謂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自然界的生物控制有害生物,例如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等。這種防治病蟲害的方式大大減輕了化學農藥對環境及農產品的危害,提升了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品質。

  據統計,我國每年應用生物防治面積4億—5億畝次。“十三五”期間,我國力爭將有害生物綠色防控率提高至40%以上。生物防治成為農業病蟲害治理的又一項創新之舉。

  從古至今,人類同病蟲害的斗爭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人類大面積地馴化種植農作物以獲取食物,病蟲害也來湊熱鬧。直到上世紀40年代,人類發明了化學農藥,這一狀況才得到徹底改變。化學農藥能迅速殺死病蟲害,有效保護農作物。然而,化學農藥對環境和農產品的危害很快顯現出來,病蟲害的抗藥能力也不斷提高。于是,科學家們開始在生物防治領域尋找新的突破。

  其實,自然界本來就有“一物降一物”的平衡法則。例如,大棚菜容易產生一種暗紅色的葉螨。如今,科學家找到了一種葉螨的天生“死對頭”捕食螨,巧妙地化解了這個難題。還有一種玉米螟專門危害玉米,科學家又找到了一種赤眼蜂用來專門對付玉米螟。

  我國是世界上應用生物防治最早的國家,公元304年前后,晉嵇含著《南方草木狀》就記述了以黃猄蟻防治柑桔害蟲的方法。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以蟲治蟲的史料。中國古代生物防治另一個卓有成效的例子是養鴨治蝗,世界上最早的生物農藥煙堿也是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現的。

  生物防治幫助人們跳出了防治病蟲害必須用化學農藥的傳統模式。跳出傳統思維模式,創新之路會越走越寬,這是生物防治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有種農資APP強勢上線 打造農資銷售新模式

有種農資APP強勢上線 打造農資銷售新模式

2018年5月18日,有種網對外宣布,其打造的國內首個直接面向農民的全自營專業互聯網農資銷售平臺——有種農資APP正式上線運營。據悉,該..

2018-05-18 13:42:54

舞泡打通線上線下融合的“致富路” 獲電商大咖手動點

舞泡打通線上線下融合的“致富路” 獲電商大咖手動點

5月14日,舞泡電商沙龍暨VIP客戶答謝活動在上海麗思卡爾頓酒店隆重舉行。活動特邀特工老師、三胖老師、袁方老師等多位業內知名講師,互..

2018-05-17 15:51:53

丁琪:做好“牛”文章 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丁琪:做好“牛”文章 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有兩種味道,48歲的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上高橋鄉大寨村黨總支書記丁琪難以忘懷——窮的味道和本地黃牛肉的味道。上高橋回族彝族苗族鄉是..

2018-05-17 15:51:08

“物理農業技術”落地河北阜平

“物理農業技術”落地河北阜平

圖為周國海夫婦正在菇棚里作業“這LED補光技術還真靈1日前,筆者走進河北省阜平縣色領口村食用菌產業園區,菇農周國海夫婦正在采摘香菇..

2018-05-17 15:18:30

黑龍江黑河院士工作站促進大豆增產又增效

黑龍江黑河院士工作站促進大豆增產又增效

眼下正是東北大豆播種季節,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林豐農機合作社的地塊里,大豆播種機正在作業。側深施肥、播種、鎮壓保墑,一條龍作..

2018-05-16 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