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州區做現代農業農業經濟領頭羊
- 來源:三門峽日報 2018-06-08 04:30:34
三夏時節,許多農民正忙著夏收、夏種,陜州區大營鎮呂家崖村也迎來了收獲季節。“去年,我們村發展日光溫室大棚37個,眼下精品西瓜陸續上市,20元一個,全部實行貼牌銷售。”近日,呂家崖村黨總支副書記白楊說。
精品西瓜是陜州農民改變種植觀念所結下的“碩果”——從農業結構調整初期的“求新求特”,到如今的重品牌、重標準,陜州區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服務、資金扶持,讓農民明白了要想賺錢,光靠產量不行,必須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道理。
“有技術就是好!以前種瓜果全憑感覺,現在有區蔬菜辦的農業科技人員上門來做指導,我們的好日子都是打這溫室大棚里‘長’出來的。”這是呂家崖村農民的心聲。據了解,目前,陜州區蔬菜種植面積已達11萬畝,年產蔬菜4.3億公斤。
近年來,該區立足生產功能,促進質量興農,實現“菜籃子”產品由量到質的升級,提升了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陜州區西張村鎮廟洼村地處崤山腹地,該村村民將目光瞄準高山蔬菜這一項目,引水上山,著力打造高山綠色蔬菜基地,帶領農民從種植大田蔬菜向種植大棚蔬菜轉型。去年,該村大棚西紅柿每棚收入1.2萬元。目前該村已發展蔬菜大棚142個,種植高山白蘿卜、西紅柿、辣椒等1800畝。
廟洼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東曉說:“我們從過去冬儲大白菜時的‘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再到如今的‘啥好吃啥’。我們的高山蔬菜味道好、品質好、耐儲存,外地客商爭相上門收購,產品遠銷信陽、周口、駐馬店等地。”
“適度規模經營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前提條件,這就要求打破單戶種植、經營模式,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組織載體,整合資源,促進規模經營。”陜州區農牧局局長張思龍說。
實現合作經營,讓農民抱團發展,農民最擔心的問題是什么?一是種什么,二是怎么賣。西張村鎮丁管營村富康食用菌合作社現已擁有入社農戶36戶,輻射帶動周邊貧困戶、殘疾人等79戶,主要以種植平菇、香菇為主,建設食用菌種植示范大棚75個,年栽培量150萬袋,年收入450萬元。據該合作社負責人張來廷說,部分農戶在加入合作社以前,因不懂技術,賠的多,掙的少。現在加入了合作社,從種子、技術和銷售全程由專業技術人員實地指導。據悉,目前,該區食用菌產業的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68家,帶動5000多戶農民從事食用菌生產。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內蒙古農業大學等獲得“智慧教學試點項目”單位
6月2日,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集寧師范學院、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獲評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
2018-06-08 04:23:57
-
-
高通前CEO創辦5G技術公司,繼續尋求收購高通
高通公司(Qualcomm)前首席執行官保羅·雅各布(PaulJacobs)正與兩名高通前高管共同創辦新公司,并將專注于研發下一代無線技術。 圖:..
2018-06-07 17:45:03
-
-
潤欣科技:技術型分銷就是在精準的賽道奔跑
潤欣科技最新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業績的增長,主要受益于公司持續增加在無線連接、射頻和傳感器領域的研發投入,在智能家居、圖像傳輸..
2018-06-07 17:42:58
-
-
李軍:泡在村民中 摸出致富路
原標題:李軍:泡在村民中摸出致富路 與村干部在黨員活動室商討。冶曉剛攝 用工單位與貧困戶簽訂勞動合同。冶曉剛攝 6月4日,當..
2018-06-07 17:25:51
-
-
山東濟南農業局召開農藥管理調度會議
為全面掌握濟南農藥管理工作動態,調研分析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推進全市農藥經營許可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農藥監管工作,近日..
2018-06-07 15:17:34
俊仲號普洱茶系列產品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山西長治:潞安集團司馬煤業強占合作社租賃土地引糾紛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遼寧:營口法院一紙裁定讓阜新中院生效判決難執行
溫州一城市綜合體配套時隔7年仍成荒地 相關部門態度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 提高土壤科技支撐能力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安徽改廁:劣質產品在多地中標令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