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銀行+”:新模式更強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 來源:農民日報 2018-05-26 15:26:43
“收糧之后沒落地就直接拉進中糧儲備庫,糧食損耗從以往的6%降至接近零,每畝地還可以節省30元的運費。”盡管沒有了“托市”政策,遼寧省昌圖縣曲家鎮雙贏農機合作社的劉濤今年并不擔心自家的玉米賣不上好價錢。雙贏農機與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糧貿易曲家糧庫簽署了“糧食銀行”合同,還在手機里裝上了定制的“糧圈兒”APP,可以實時查看糧價和存糧價值。
這是中糧推行的“糧食銀行+”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功能之一。自2016年起,中糧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糧食主產區,以區域糧庫為抓手搭建起“糧食銀行+”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將訂單農業、農資服務、農機服務、糧食銀行、農業金融、增值服務整合起來直接對接服務農民,改變傳統收購糧食貿易中間商的角色,把農業生產與物流、加工環節對接,連接起小農戶和大市場,直接提高農民收益,服務國家糧食安全。
2017年,中糧“糧食銀行+”體系合計涉地面積598萬畝,惠及約41萬戶農民,帶動農民增收5949萬元。
改變傳統方式,變“存糧在家”為“存糧到庫”
長久以來,糧食豐收后,農民習慣將其存儲在家。由于地趴糧、玉米簍子等收儲方式和倉房設施簡陋,容易導致糧食霉變、鼠害等二次污染。此外,糧食從田間搬到農戶家里再搬到收儲企業,幾經搬運,難免造成損耗。
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中糧依托自身在糧食主產區的糧庫資源,保障農民糧食所有權的前提下,為農民提供包含烘干、倉儲、分批次結算、資金支持等一系列綜合服務,同時企業可以獲得糧食經營權,這就是“糧食銀行”。
“農民可以隨時進行結算,既減少了搬倒、霉變的風險和費用,又可以使農民將糧食賣到合適價格,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保障了糧食的品質和安全。”中糧貿易農業產業化部總經理陳濤告訴記者,農民將糧食送到中糧糧庫后,會獲得一張存糧憑證,可以當日即期將糧食銷售給糧庫,也可以擇期以合適的市場價格銷售給糧庫,還可以選擇一個日期將糧食出庫拉走,農民儲糧成本更低了,應對市場價格波動的選擇更多了。
在陳濤看來,“糧食銀行”的核心是改變了傳統的農民儲糧、賣糧習慣,從“存糧在家”變為“存糧到庫”。農民在獲得儲糧、售糧保障后,將有助于擴大種植規模,促進地方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推動當地農業現代化、規模化進程。
拓展“糧食銀行+”生態圈,以全產業鏈優勢強化為農服務
在“糧食銀行”的基礎上,中糧將自己的產業鏈上下游優勢對接到“糧食銀行”上,與第三方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擴展出“糧食銀行+”生態圈,共同提供對農服務。
“+訂單農業”。根據市場需求,對農業生產提出品種、品質需求,由當地村屯農業生產的帶頭人牽頭成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糧與其建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帶動當地農民連片種植、標準化生產。2017年,中糧在黑吉等地區訂單農業涉地面積約102萬畝,同時聯合保險公司、期貨公司為規模種植農戶提供“保險+期貨+訂單”農業服務,降低農戶種植風險。
“+增值服務”。中糧聯合農資、農技公司在中糧糧庫建設農業服務站暨農民之家,為農戶提供農業技術、政策、信息等綜合服務。2017年啟用的中糧貿易遼中庫、中糧貿易曲家庫的農業服務站累計培訓800余人次,受到當地農民的一致好評。
“+互聯網”。中糧大力推廣“糧圈兒”APP軟件,嵌入糧食銀行服務功能,利用互聯網手段,為農民提供詢價、點價、線上購買農資等服務,實現“足不出戶曉天下糧價,掌上賣糧享優質農服”。
“+農資服務”“+農機服務”“+農業金融”……
“未來‘糧圈兒’將更加專注于將種糧人、種子商、農機商有機融入到APP中,在龐大的交易量基礎上,形成農業生產和交易的生態圈。”中糧貿易大數據農業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志國說。
了解農民需求,因地制宜推廣“糧食銀行+”模式
“每個客戶、每個區域的情況都不一樣,要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農民實際的需求和市場的趨勢,進行針對性的深度調研,把服務做到農民心坎上。”陳濤認為,在推廣“糧食銀行+”模式過程中,中糧與農業合作社、農民建立起合作,應深入了解農民需求,因地制宜定制“糧食銀行+”的組合方式。
自今年3月起,中糧與黑龍江牡丹江市寧安市共同推廣打造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前期中糧8位小組成員4次赴寧安調研,歷時33天深入35個村、8個合作社、38個種植農戶,實地考察、組織農戶、訪談客戶、逐一落實合作社和土地面積。
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趙雙連表示,中糧改變了過去坐在家里收糧當“坐商”的模式,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滿足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需求,從傳統農貿企業轉變為新型生產服務經營主體。
“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拓展創新農業產業化模式,提升生產效益和產品質量,實現農業生產與現代化大市場的結合,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帶動農民增收。這個過程要依靠大型國企來引領,用新型的經濟組織和經濟業態來推動,真正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保障糧食安全。”趙雙連說。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
-
海南實施系列高效節水項目
5月22日傍晚,在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赤命村旁的芒果園里,芒果種植戶李廷富正準備給芒果樹澆水,他走到果園中間的樹叢里,蹲下來擰開..
2018-05-25 05:14:17
-
-
央企2017年在深度貧困地區實施扶貧項目1500余個
中央企業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不斷加大幫扶力度,結對幫扶、對口支援縣達79個,2017年實施各類扶貧項目1500余個,投入扶貧資..
2018-05-25 05:13:13
-
-
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考察天府國際農產品中心生
5月17日晚間,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一行冒雨來到開江稻法自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考察調研。尹力省長一行在公司產業園區先后調研了“稻..
2018-05-25 05:12:15
-
-
普洱春季農資質量抽檢全部合格
為凈化農資市場,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進行,普洱市相關部門組織執法人員加大對農藥、肥料、農膜等農產品的監管力度,對轄區內農資經營戶..
2018-05-25 05:08:34
-
-
重慶推動農資下鄉進村
5月23日,重慶市“2018年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在巴南區石灘鎮啟動。市農委組織了一批農業技術專家、農資執法人員和農資生產經..
2018-05-25 05:08:00
最新快報
熱文榜單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遼寧:營口法院一紙裁定讓阜新中院生效判決難執行
溫州一城市綜合體配套時隔7年仍成荒地 相關部門態度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 提高土壤科技支撐能力
安徽改廁:劣質產品在多地中標令人質疑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礦山整合被指涉嫌利益輸送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